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3章 心思各异(2/4)

刹那间,不知从何处起,若有若无的哭声渐渐响起。

那是整座城池数万人绝望的哀嚎,只可惜紫禁城里的皇帝并不能听见。

……………………………………

八月初二,黄台吉在辽河河边等来了蒙古援兵,共有科尔沁、阿鲁、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喀喇沁和土默特八路兵马,总计马步兵两万余。

这一次的会盟,一个细节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蒙古诸贝勒觐见时的礼节,和从前完全不同了。

他们先是遥拜了两次,到了黄台吉的近前又叩拜了一次,最后才和黄台吉行了抱腰之礼。

至于其他的小部落台吉和塔步囊(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更是行三跪三拜礼。

这意味着蒙古诸部已经彻底臣服黄台吉,以后金的臣子自居。

黄台吉和蒙古诸部会盟后,将所有兵马分为两路。

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领一路从义州出发,穿插到锦州和大凌河之间,用以切断大凌河城明军退路。

黄台吉亲率主力从土厂路出发,走广宁大道,紧逼大凌河城下。

他下了严令,两路兵马必须于八月初六日在大凌河城下汇合。

初六上午,两路后金大军果然同时抵达大凌河城下。不但如此,还在城南抓到一个汉人,送到了黄台吉面前。

什么抓到的?

分明就是后金预先埋伏好的探子。

此人将大凌河城内的将领、兵力、粮草等所有情况都告知给了黄台吉。

黄台吉据此制定了围城打援的计划。

对大凌河城只是围而不攻,在城池的四周挖掘壕沟。

不要以为那时的军队土工作业很差。

后金军在大凌河城外挖掘的壕沟,长足足有三十里,而且与城池还有三里左右的距离。因此城头的火炮根本产生不了威胁,也影响不了掘壕的进度。

壕沟深一丈、宽一丈,沟外还砌了墙,墙高也是一丈。上面又有垛口,可以方便后金军的火枪、弓箭射击。

而在墙的内侧,又挖有壕沟,宽五尺,深七尺五寸,上面还用秸秆、泥土做了遮盖,起到了陷阱的作用。

后金军的大营将大凌河城彻底包围了,营寨外同样也有壕沟。

如果此时有飞机从空中俯瞰的话,就能够看到,大凌河城就好像一只昆虫,而那些壕沟就像蛛网。

昆虫被困在蛛网中间,无论怎么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