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1章 废奴令(2/3)

葛亮呢?

“晚辈时间不多,今天来后,下一次啊,指不定得夏天了。”

侯执蒲没有得到想要的尊重,很是不爽。可能做事,总比闲着要好。

“需要老头子做甚?”

左梦庚高兴坏了。

“您老一身都是学问,随便教教晚辈,那还不是桃李满天下?”

侯执蒲学问相当精深,而且涉猎奇广,加之多年为官,更有实践经验。就连侯恂、侯方域都是出自他的教诲。

左梦庚便想着,邀请侯执蒲出山,加入教育委员会,多多培养人才。

如今摊子铺的越来越大,需要人尤其是人才的地方也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

每次左庄高等学校有学生毕业了,各个地方为了抢人都要打破头,而且一个比一个理由充分,弄的左梦庚都无法决断。

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教育事业增加投入,期望造就更多的人才出来。

可人才的诞生,除了需要好苗子之外,好的伯乐也必不可少。

侯执蒲别的不说,儒学、执政、民生等领域,绝对是很了不起的。

侯执蒲有五子,除了长子侯恂、次子侯恪名传于世外,后面的三子侯汴、侯恕、侯虑都名不见经传。

侯恂又有五子,最出名的当然是三子侯方域。

除此之外,还有二子侯方夏考中过清朝第一次科举的进士,也就是傅以渐中状元的那次。

而侯方夏名列一百七十九,仕途一般。

连续父子两代皆五子,成才者却寥寥,足以证明,五子不行。

咳咳,开玩笑。

如今这些人亦在山东,虽没有什么大作为,然充斥各地,做些基层官吏,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再说了,即便凭借教出侯恂、侯恪、侯方域的本事,也足以证明侯执蒲的厉害。

到了左梦庚、侯恂这个层次,说是日理万机都不为过。

即便是来拜年,谈论的依旧是公事。

“日前行政委员会有过讨论,大家的意见是,必须尽快废除奴籍,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在左梦庚看过来时,侯恂通报了缘由。

“目前在各个地方,缺人的情况都十分严重。尽管大家都在尽力从外地、外省招人,可周边可以吸纳的人口实在是不多了。”

山东的变化,在政治、军事来没有出现明显差距时,经济领域已经开始爆发威力了。

如今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