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9章 长安空难(2/3)

一下外宾吧。”

姚远纠正道,“他们是春风科学院的员工,不是外宾,你别跟我来招待外宾那一套,搞得我们华夏人比外国人低一等似的。”

“我明白,放心。”夏红华是知道姚远性格的,他最反感崇洋媚外。

姚远把詹成贵叫过来,“詹成贵,春风科学院第一副院长、总工程师,请他向你介绍。”

他亲自担任春风科学院院长,具体事务则是詹成贵在管。

对詹成贵的年轻,夏红华不觉得奇怪,人家老板更年轻呢。

一一握手见过三十多名专家后,夏红华的心情好了不少,尤其得知有几位参与过图-154客机的研制工作之后,更是觉得这是事故发生以来唯一的好消息。

“老夏,别在这耗着了,去现场。”姚远沉声说。

夏红华说,“先休息一下吧。”

“没那个心情,直接去现场,我带的人随时可以投入工作。”姚远摇头说。

夏红华不再勉强,一行人乘车往坠机地点疾驰而去。

其实所谓的现场不止一处,因为飞机在空中发生了解体,主要残骸散落在长约两公里宽约一公里的范围内,呈现西北向东南走向分布。

“搜救工作还在进行,很多残骸还没有发现,当地驻军和民兵都动员起来了,应该很快有消息。”夏红华说。

詹成贵和专家们坐在后面的中巴车上,他打来电话提出建议,首先去看驾驶舱残骸。

正好,夏红华接到报告,驾驶舱残骸已经找到。

姚远拧着眉头思索着,相关记忆慢慢的浮现出来。他记不清楚其他航空事故的细节,但是对遇难人数最多的长安空难,他没办法不印象深刻。

这也正是他深深自责的原因。

他凝重地说,“不能排除人为因素,尤其是地面技术保障这块,你们应该组织一个小组调查当班的技术保障人员,电气工程师、机械师、值班主任,等等。”

夏红华愣了一下,但还是拿起手机打了电话。

他不负责事故调查组,但是他的意见能够引起事故调查组的重视。

驾驶舱残骸在一条河的岸边被发现,不幸中的万幸上,仪表台保存得相对完整,这对事故调查是有帮助的。

不幸的是,驾驶舱里的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春风科学院的专家们立即加入了现场勘查组,立即对仪表台反映出来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其中,参与过图-154研制的几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