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82章,咦,大厦好像歪了(2/7)

对着沈如雪说道:「港岛的口现在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是没有钱买房子的,租房的人群占据了绝大部分。

这些人都住在「笼屋」里。

我们刚刚拿到的地块,腾出10万个平方,新建一批33层的副房,前三年以市场半价出租,第四年60%,第五年70%,70%封顶,十年以后恢复正常价格。

同时,会在小区里配备足够的幼儿园,小学、商店、医院等配套设施。」

随着沈如雪的翻译,众人都是一片哗然。连麦先生都是眼前一亮。

所谓的笼屋,是港岛特有的说法,家几口甚至十几口住在六七个平方的房子里。

厕所用的也是公用厕所。就像是笼子一样,所以叫「笼屋」。而副房也是港岛特有的叫法,面积在十几到20平方左右带卫生间和厨房的小房子。

虽然还是小,但是比那些几个平方住一家人要好很多。

对于很多买不起房子,又想有稍微好点房子的人,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问题是这样的房子太少了。

如果真的像周小川所说的,拿出10万个平方来做33层的副房,就算按照实际建筑面积3万来算,再去掉公摊。

一共至少能建3万套房子。

毕竟这种副房,一层能有几十户那种。能解决几十万人的住房问题。

接近港岛十分之一的住房问题了,这手笔还真的大。

沈如雪翻译完以后,惊讶的看向了周小川,

低声问道:「你不会说真的吧?这要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至少也要二十年吧?」

一般的商业行为,周期都在几年,这种十几二十年的,还真少。

除了码头游乐场这些大型的项目。周小川不在意的摇摇头:「就这样。」其他人不知道,后世港岛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前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当个包租公,躺在家里赚钱。

一锤子的买卖,他现在是不想做了。这样做,既能惠民,等到了九十年代恢复正常房租,到时候光这些房子的房租就是一笔巨额收入。

等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套按照后世5千到1万左右的房租,一年也有几个亿。

要知道,这里是港岛中环最繁华的位置。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附近弄个副房区,能带动这一块地段的繁荣程度。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才是根本。这样做,既能将地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也算是做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