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看电影(1/2)

沈冲来台北,主要目的,是找邱刚健。

一是为了《南海十三郎》的剧本,二是为了他自己写的剧本。

他开始筹备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了。

虽然参与了《疯劫》的制片工作,但独立执导一部电影,沈冲还是没底气,所以他准备先拍一部尽量简单的电影,练练手,然后再去搞大制作,完成系统给定的任务。

简单,自然要求人少,场景少。

符合这种条件的电影,沈冲其实看过不少,《十二怒汉》,《月球》,《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等,都是很经典的小场面电影。

但是他不想去拍这些,因为这些电影的核心内容,都是西方的文化视角,而且不好改动。

《十二怒汉》即使想拍,也得先拿到翻拍许可,况且陪审团是典型的西方制度,对中国人来说,不管是传统还是现实,都是浮云。

《月球》,美国人看月亮,想到的是登月,是科技,中国人看到的,是嫦娥,是神话,所以即使要拍所谓的家庭感和孤独感,也应该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不是复制人想回家的故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不提内容,只论设定,就不符合中国的人文背景,中国人送别的时候,会在家具都搬光的房间里侃大山?

要拍,就拍自己的故事,借用个创意就好,内容,还是要自己的好。

所以沈冲选了一个前世只听过,没看过的电影,作为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创意来源。

这部电影就是《活埋》。

沈冲只听过简介,说一个在伊拉克的美国人被活埋了,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和一部手机,然后折腾了九十分钟的故事。

伊拉克什么的,沈冲完全不感兴趣。

他只觉得这个创意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一个场景,够简单,而且没看过,思维不会被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沈冲在黄山,等机缘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一闲暇来,就琢磨这个剧本。

打火机和小刀没什么问题,而手机嘛……

手机可以通讯,是推动剧情的主要工具,屏幕可以照明,让观众看清演员的表演,要是没有手机,这个戏就完全进行不下去。

手机很重要,然而1979年,最古老的大哥大都还没诞生……

沈冲纠结了一番后,给主角安排了一部特制的,可以在黑暗中光的固定电话机。

至于剧本内容,是一个骄横跋扈的有钱人,被活埋了敲诈,他用电话求助,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父母恨他不孝,老婆恨他出轨,朋友恨他无义,下属恨他吝啬等等。

沈冲是野路子出身,凭着一股热情,根据自己前世的一些经历和人生感悟,再结合想象,七拼和邱刚健这两位专家看,求点评,求修改。

陈韵文去度假了,她什么反应,沈冲暂时不知道,不过邱刚健倒是对这剧本评价挺高的。

从邱刚健家里出来后,在张爱嘉的车上,沈冲问道:“你说我是不是很有上位者的气势?”

张爱嘉不解,瞥了他一眼,问道:“什么意思?”

“我觉得剧本写的不好,而邱总编却一直说好。”沈冲摸了摸脑袋,说道:“要不是我气势太盛,他为什么要奉承我?”

“自吹自擂!”张爱嘉大笑,说道:“邱大哥明明说你剧本有很多问题,你居然只听到了赞美,脸皮可太厚了。”

“有吗?”沈冲嘿嘿一笑,说道:“第一次写剧本,能有一两句好评,就很满足了,没想到邱总编给了那么高的评价,有点飘飘然。”

“你这剧本,虽然情节漏洞百出,不过设定挺有意思的。”张爱嘉在十字路口停下车,说道:“一个人,一台戏,我觉得不像电影剧本,更像是舞台剧剧本。”

“舞台剧?”沈冲问道:“你是说话剧?”

“差不多吧。”张爱嘉转头,说道:“你把剧本再给我一份,我拿去给一个搞舞台剧的朋友看看。”

“你真是台北教中心那边,也有个剧团。”张爱嘉说道;“不过都不是每天有戏上演的,等会我打电话问问,要是今晚有戏,就一起去看吧,我也好久没看舞台剧了。”

“有没有一个叫做兰陵剧坊的剧团?”

“兰陵剧坊?没听过。”张爱嘉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从哪听说这个名字的?”

沈冲打个哈哈,说道;“可能我搞错了,最近到处乱跑,记忆有些混乱。”

……

舞台剧是没看成,倒是看了一部电影——张爱嘉在韩国拍了很久的《山中传奇》。

胡金铨是六七十年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华人导演,《侠女》蜚声世界,口碑票房鼎盛,之后的《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都叫好又叫座,1978年,他被英国杂志《国际电影指南》评为世界五大导演之一。

此时的胡金铨,事业达到了顶峰,踌躇满志,一心想拍一部更好的武侠电影,他从胡树儒和罗开睦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看电影〗地址https://wap.xbqg99.net/35/353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