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过年(1/2)
“大庆,你不会怪岳母自作主张吧!”
宋氏虽然出了口恶气,可毕竟自己好像逾越了,回头小心的问余大庆。
“怎么会,要不是岳母在,我这个做晚辈的,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余叔,到时候,说不准又跟余叔一家牵扯上了,到时候,吃苦受累的是会是雨儿和米儿了。”
宋氏说的那些话,都是余大庆想说了的,可他身为晚辈,怎么可能想宋氏那样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不是。
“你知道这些,岳母也就放心了。”
宋氏偷偷的松了口气,“那行,我们厨房还没忙完,你们也继续。”
说着,拉上闺女往厨房走去。
宋氏和乔氏离开后,屋里又恢复了安静,乔锦程和余大庆又开始对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仅没有被影响了心情,反而兴致更高了。
“余老头一家,总归是个麻烦,就怕他们耐住不动,既然,动了,你也得有个心里准备。”
乔锦程边下棋,边跟余大庆说道。
“知道了,岳父。”
其实,这么久以来,余老头一家一直没有动静,余大庆心里也提着呢!
一盘棋下完,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两人起身,乔锦程拿出红纸开始写春联,余大庆负责带着几个小子贴春联,挂灯笼。
很快到了晌午,除夕的晌午被沁娘带着,做得非常之丰盛,鸡鸭鱼肉是样样不少,再加上各种山珍野味,做了满满一大桌子。
唯一不足的就是酒水太普通,不过,余大庆还没好全,也不能喝太过。
不过,还是让余米儿决定,来年一定找机会,酿点酒存着,想喝的时候,就不用再喝这种难喝死了的酒了。
晌饭后,乔锦程要回乔家祭祖,还不好路程不算太远,只是,回来的时候,可能要要摸黑了。
余米儿之前不仅让福伯买了牛车,还买了一辆不错的小马车,牛车拉货用,马车坐人用。
这样一来,家里做什么就方便多了,也不用整天的跟别人家借牛车了。
再说了,你们家那么好的大宅都住上了,要是再不买牛车,还见天的跟人家借,村里人也会说闲话不是。
反正要用,又不却那几个银子,干脆就都买了。
牛车晃晃荡荡的拉货还行,赶路就远远比不上马车了不是。
乔锦程回乔家时,没带上宋氏,古代祭祖都只有那里的男子出席,媳妇、闺女从来都是沾不上边的,这样也省得宋氏来回颠簸了不是。
因为赶路,这一路上,不少会快马加鞭的赶路,颠簸是免不了的。
送乔锦程回乔家的是乔三和乔四两人,一个坐着,一个赶车,晌午饭过了没一会,带上宋氏给准备的祭品,乔锦程去乔家了。
乔锦程回去,不仅要参加祭祖,还要顺便将家里贴上春联,挂上,紧赶慢赶的,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饭菜已经做好,就等着乔锦程回来洗后,放完鞭炮吃饭了。
青山村的鞭炮声,早已断断续续的响起了,乔锦程和余大庆点起的鞭炮还不算是最后一个。
年夜饭,宋氏和乔氏准备了三桌,住人一桌,下人两桌。
主人一桌是在正福楼厅堂的圆桌上吃的,厨房留给了所以的下人。
晚饭后,一家人来到已经准备的双层八角亭里,各种准备了娱乐节目,准备打发过年守夜的时间。
双层八角亭很大,怎么说也不少有百平的样子,冬天的时候会装上门窗,夏天的时候会将门窗歇下换上帘幕。
这会儿,八角亭内已经烧暖了壁炉地暖,中间也放上了一个大大的软垫和圆形矮几、一床圆形薄被,矮几上放了桌面,桌面上放了好些点心和茶水。
一家人进了八角亭后,各种脱下披风,随身的丫头个个手里都拿了东西。
真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仅乔锦程会乐器,宋氏和乔氏也会乐器,余大庆一个打猎的粗汉,不会什么乐器,但却会吹口哨,而且,发音非常清脆动听。
“外公和外婆先来段琴箫合奏如何?”
听乔氏说,她小时候经常听到乔锦程和宋氏两人一个弹古筝一个吹箫,而且,宋氏也将她的琴艺教给了乔氏,所以,母女俩个都会琴艺。
原主会的古筝,也是乔氏教的,只是,余老婆子没有音乐天赋,而且怕吵,很少让余米儿有学习的机会。
“呵呵,好久都没动手了,手指都有点儿僵硬了。”
乔锦程从小子手里拿过多年未碰的玉箫,感慨道。
“是啊!还以为往后里都不碰它们了。”
春芽已经帮宋氏将古筝放好,宋氏坐下后,抚摸着古筝也跟着感慨道。
一曲余米儿不知名的曲子,在宋氏和乔锦程两人的乐器中传出,琴箫合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绝配,即琴声与箫声共同响起,配合得很完美,令人陶醉其中。
一曲完毕,众人还沉浸在琴声中,不得不说这夫妇二人合作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女的超级随身空间】最新更新章节〖第73章 过年〗地址https://wap.xbqg99.net/372/3724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