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总结(很长,可以不看)(1/2)

一月一度的总结,在读者们的期(嫌)盼(弃)中,到来了。

五月份,是格外艰难的一月,体现在更新上,只有十九万字,是上架以来,单月最低的更新。

究其原因,一个是书写到后面,拖延症愈发严重,从每晚四五点钟码字,到七。

主角不是在装逼,就是走在装逼的路上。

一百万字后,我觉得在节奏和爽文套路的练习上,达到了一个瓶颈,同时,剧情也逼近了“政变”这个转折点,于是,我开始准备调整目标。

新的目标是什么?

是故事性。

什么是故事性?我没有去查标准定义,我个人的看法,是读者是否会牵挂“人物”的命运。

这里的“人物”是打引号的,因为实际含义更广。

小时候看影视剧,总会为里面的人物命运而牵肠挂肚。

记忆最深的,是看央视播的孔雀翎,剧情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是凌晨播,我每天定闹钟,晚上十一点多醒来,夜深人静时,打开老式电视机,守着等播出,为了男女主哭的稀里哗啦。

我觉得,这就是故事性。

你会牵挂男女主的关系,牵挂故事、主、配角、乃至世界的最终命运。

它可能并不“爽”,但好看。

网文里,很多书是缺乏故事性的,更多的,是作者用套路,来制造期待感,从而吸引读者阅读。

那如何“有”故事性?我粗浅的看法,是要有变化,以四大名著为例。

红楼,前面写贾府荣华,然后突逢变故,家道中落,那些角色的命运如何,牵动人心。

水浒,前面写“好汉”聚义,然后招安征方腊,一个个人物死的死,隐的隐,命运牵动人心。

三国,主角团前期一路向上,直到刘关张先后下线,蜀国命运,牵动人心。

西游……恩,我一直觉得,这本书分两截,开头到大闹天宫是最好的,猴子一路向上,然后被镇压,命运牵动人心。

后面取经,就是单元剧打怪了,无论唐僧被抓几次,你都知道,肯定没事,四人组最终会打败妖怪,继续上路,所以当喜剧看很好,但不会牵挂。

扯远了。

在意识到“变化”,可以让局面跌宕,人物命运转折后,“政变”的剧情,就容易理解了。

它是一个让整本书的局面,发生巨变的关键。

政变前,主角一路向上,政变后,凉国风雨飘摇,人物从各自安稳的境遇脱离,就有了故事性。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种设置,会产生“压抑感”,让读者不爽。

这也是部分争议的原因。

如果是影视剧,这样写没问题,我甚至还有个更惨的版本:

政变后,齐平没有逃出去,而是被捕,修为被废,在诏狱中遭受磨难,而后,与犯官们发配边疆,路上,遭受到类似林武的体验,道心得到磨砺,流放中悟道,晋级神隐,反杀士兵,带着犯官们脱离朝廷,反攻景王……

恩,这个版本放在影视剧里,一定很好看,但放网文里,会被骂死。

因为太虐了。

读者对网文,是有预期的,主角一定走到世界之巅,登上最高的境界,打败所有敌人,一旦违背,就会出问题。

所以,在写这段剧情时,我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局面改变,但主角不能被虐。

这里要引入一个叫做“正负法则”的概念,出自荒木飞吕彦,即,王道作品,主角要一路向上。

所以,在政变剧情中,压抑的部分,主要来自于配角,而非主角。

事实上,这部分我也留手了,很早前,我想的是把云老刀了,主角逃亡,景王请云老出山,云老大骂,景王将云老菜市口斩首……最后没敢这么写。。。

因为网文的特殊性,主角不能太虐,所有人都知道,主角最后会获胜,那么,“故事性”就不能体现在主角身上。

一些传统小说,读者会牵挂主角的命运,不知道主角的结局如何,是大团圆,还是悲剧结尾?

由此体现故事性。

但网文里,主角命运是固定的,我也不想写悲剧,我喜欢大团圆,所以,故事性就要体现在配角身上。

景王最后结局是什么。

主角和安平关系怎么解。

首座到底想干嘛,水月警告的是什么。

大陆局势,最后怎么衍变。

……

妈蛋,发现这篇总结写跑偏了,已经两千字了,打住,打住。

总之,五月份的剧情,是为了让这本书有故事性。

从单纯的装逼、爽,过渡到用故事性来吸引读者。

当然,我是个扑街嘛,写作能力很差,所以呈现出的效果很一般,说这些,是让大家知道,我这样写的目的,不是放毒,是挑战自己,是想让故事更好看。

……

这段剧情的问题也很多,简单说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凉镇抚司,开局扮演反派】最新更新章节〖月末总结(很长,可以不看)〗地址https://wap.xbqg99.net/379/37902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