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漫漫路(1/4)
经历了盗贼入室官衙的案件后,李序然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和思路,同时妥善的处理了按察使的那五位“为国捐躯”的官员。按照原先的计划,将自己的亲信安置在了不同的岗位,这样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按察使司老大,真正的臬台大人了。
安排好这一切后,他的臬司衙门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于是,他便开始了他计划已久的——惩治**、整顿吏治。
其实,惩治**是真,整顿吏治则有点牵强。因为,惩治**只是吏治的一个方面,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李序然一直认为:制度的建设远比简单的抓几个贪官、杀几个流匪要重要的多,当然,也艰难的多。
吏治的主体就是这帮官吏,官吏自己向自己开刀,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里边牵扯方方面面的问题、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想象的陷阱,甚至处理不当,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正因为此,李序然和梦盈,以及一驰和尘远他们反复酝酿、仔细斟酌,最后达成了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
那就是,先发布一个文字方案,对南江省各及衙门的政务管理,以及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的细化。其实,也就是把朝廷的政令给解释了一遍,重点就是把刑部、户部、吏部的规定结合南江省的具体情况给细化了一下。
他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这样给人的感觉还是落实朝廷的旨意和要求,那么他的臬司衙门就不会是众矢之的。其次,这其实只是个通知,让南江省上上下下都知道这样一个信号:按察使司要行动了。
这件事情具体由一驰负责,各个衙门接到按察使司的公文后,态度也是不不尽相同。
有的官员认为这才是臬台大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臬台大人真的要动真格的了,因为他们多多少少从各个渠道打听到一点这位新任按察使的风格的了,尤其是李序然在江都当知府时的所作所为,他们还是认为,这个“火”还是真的要烧起来了。
但,有的官员则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接到这样的公文实在是太多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他们都感到习惯和麻木了。虽然这个新任的臬台大人是有些个性,但在官场,个性往往是致命的弱点。
还有一些官员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在观望,他们观望的原因除了是上面的分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按察使司再大,也没有巡抚衙门大,他们与其要看李序然的脸色,还不如看巡抚王天远的脸色。毕竟,巡抚大人才是南江省的天,人家当巡抚这么多年都没有整顿,你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回到清朝当大官】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漫漫路〗地址https://wap.xbqg99.net/38/385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