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2章 彩韵坊(1/3)

对于平地泉的这块地皮,詹闶打心底并不是十分满意的。最简单一条,这里没有山啊,没有山当然算不得山灵水秀了。

可是他也没辙,当初老朱只给了一万五千亩地。这个面积范围内,北平城周围也就只有平地泉还算合适了。

所以,这块地在詹闶心目中,并不是真正行道教总坛的所在。尤其是等行道教规模扩大之后,最多能算是北平总部。

詹闶最中意的,其实是未来颐和园、圆明园一代,有山有水还地势宽阔,那才是北平地区风光最好的地段。

如果能把从圆明园周边到西山的土地全部买来,建造一个超大的园区,那才叫总坛。将来也许还能成为科学圣地,受全世界科学界大佬向往和崇拜。

不过现在嘛,还是老老实实在平地泉动工吧。至少那些准备打造大船的材料,是需要这个工程做掩盖的。而且到了靖难阶段,这块工地或许还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放下工地的事不提,四月廿六这一天,北平城仁寿坊,双碾街北,一家叫做“彩韵坊”的布庄正式营业了。

开业的模式还是詹闶的老一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还有舞狮和杂耍班子,好大的动静能传到几里之外。

宣传可不止是开业当天,从半个多月前就开始了。詹家旗下的所有生意,包括书馆、酒楼、客栈等等,以及鲜花店之类的,都帮着做了主动式广告。另外在其他的一些高档酒楼和银楼等场所,也花钱立了小型广告牌。

只要是北平城里有钱人扎堆儿的地方,过去的半个月中就总能看到彩韵坊。这种套路,绝对是十四世纪的人们从没见过的。今天就是检验效果的时候了,不少北平城的商人都在观望,想要了解一下成效如何。

围观的人群中,讨论最多的就是这家布庄多么气派,以及这个规模的布庄要卖多少布才能赚到钱。

别的不说,单单就这布庄沿街门面一侧,近二十丈宽的面积,全都是大号玻璃的窗子。想想也能知道,那里面的光线多么饱满和充足。

这可都是银子堆起来的呀,要知道现在一块大玻璃的价格就是二十两银子。店面正门上那种少说有两块大号玻璃那么大的,怕是五十两都不止吧。

就这一面墙上的玻璃,约莫也得花个万八千两。再加上全石材的建筑,还有那些花哨的装饰,天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数字。

某蜂窝煤炉子的忠实用户,站在街对面啧啧几声,对同伴道:“这场面也就是活神仙了,其他人咬碎了牙都不舍得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