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3章 必然另有蹊跷(2/4)

已经是酉时四刻了。安奎看着伙计们把店门关上,独自坐在二楼靠后位置自己的办公室里盘点今天的账目。

为什么要叫办公室,他也不知道,反正便宜女婿就是这么叫的。不过这名字听起来还不错,办理公务的地方,有点当了官的意思。

揉揉脑袋,把杂乱的思想排开,拿起厚厚的销售单据开始核对账目。之前那个振兴祖业的念头已经淡了,现在这买卖绝不是能相比的。

小半个时辰后,账目核对完毕。今天的买卖是真好,比去年冬天织彩布庄开业时候还要好,各种幅面的布料和丝绸加起来,一共出去七百多匹。

这可是一天的量啊,普通布庄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多。虽说有开业和折扣的因素,但也可以预测到后面的情况会很不错。再加上对外的批量出货,妥妥的第一大布商。

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抬起手来揉了揉额头。安奎不禁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暗自欢喜,不但自己有了可以施展的机会,女儿也有了不错的归宿,未来可期呀

安奎畅想着美好未来,自然是开心极了。但是站在他的对立面,那些被抢了生意的布商,则恨不得彩韵坊今天晚上就被一把火烧了。

明时坊的一家客栈里,几个来自南方各地的布商就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在此之前,任谁都没想到,北平会出现这么一号买卖。

布料更精细,颜色更鲜亮也就算了,毕竟这是技不如人。问题是幅面还那么宽,价格还更便宜,连个供货限制都没有,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年初的时候,北平的布商就已经给传过话了。说新出来一家布庄,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年前的生意几乎都被抢走了。

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大家都只觉得就是有人想要进入这个行业,趁着年末需求大来搅混水的,开春之后自然会恢复正常。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几家大布商联起手来操控一下市场,把这个新出现的同行打下去,顺便还能大鱼吃小鱼,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了,一个北平地区能有多少买卖。能把这种地方作为当头炮开打的,肯定不会是大家伙。而且有数的大布商都会沟通消息,也没听说哪里有什么新的势力冒头。

可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料发展,从年前等到开春,又从开春等到春末,人家不但没有把价格拉回正常水平,反倒是买卖越做越大了,整个北平行省都在铺货。

三月末,松江三大布商最先坐不住了,联络了诸暨等地的另外几家,凑齐十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