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0章 一上五本(二合一)(2/5)

身为靖难第一功臣的詹闶都这样了,那其他靖难系的大佬们,自然更是不会给他多少好脸色。

说回徐增寿,这个货也的确是够没溜的,亲自找上门来,向詹闶讨要那天答应给他的一柄宝刀。

徐老四这人品质还挺不错,当年在金陵的短暂相处感觉也挺好,彼此之间也称得上交情。可就他这番做派,詹闶是真想打他一顿。

知道的是他主动跟詹家拉近距离,是因为彼此关系好,可不知道的呢,还以为詹大掌教言而无信,连朝堂之上答应的事都能赖账的货色。

阿棣是你姐夫没错,可你也不能太把小舅子这个身份当回事啊。前脚刚送了阿棣一柄宝刀,后脚就又给你一柄,你得是多不把宝刀二字看在眼里,多不重视阿棣的面子?

不过想了一夜之后,詹闶好像又有点明白了,徐老四不是脑子不够用,而是脑子很够用的表现。

作为勋贵、外戚,延续富贵加保命的最佳手段,无外乎就是在某个框架之内胡作非为,让皇帝觉得你没有威胁还有点用。

真是没想到啊,连浓眉大眼的徐老四都这么奸诈。何止是上门讨要宝刀,怕是那天在殿上主动跟阿棣试刀的时候,就已经在盘算着整个套路了吧。

但是很可惜,这招对付阿棣可能好使,在詹闶这里却没用。詹家的地位,行道教的地位,都不是靠这种手段维系的。詹家最大的好处是对大明有用,是懂得如何帮助大明不断前进,这里边最需要的是能力和理智。

于是乎,徐侯爷的要求就迟迟没有被答应。直到几天后这事传进了宫中,阿棣亲自过问了,詹闶才答应让人从北平送一柄宝刀过来。

为了这个事,徐老四也被他家大姐叫进宫里狠狠批评了一顿。但也没什么卵用,这货前脚出了宫,后脚就跑到詹家继续讨债。詹闶都开始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认识了一个假的徐老四。

伴随着这些沙雕而欢乐的事件,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七月初一,要正式迈出永乐朝大改革的第一步了。

凌晨两点多,詹闶就不得不从温柔乡里爬出来,在郑娥和李姵的伺候下洗漱了穿好了衣服,简单垫巴两口点心,带着长随上马直奔皇城。

来到午门外,让长随把马牵去招呼好了,詹闶一副老干部的神态,手里揉着两颗各重三斤八两,直径两寸的金核桃,慢慢往前面晃过去。

有资格大半夜起床的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一些还算攀得着交情的,和有上进心的大臣,也纷纷过来和詹闶打招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