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3章 刺刀(2/3)

是选了一个后勤连连长、一个战斗连连长、一个工程营营长上台,代表军官和士兵讲话。

换个说法就是以表态的方式进行洗脑,煽动大家的集体情绪,膨胀荣誉感,减少畏惧和胆怯心理,俗称打鸡血。

然后就要正式阅兵了,和未来的大阅兵没什么不同,第一个环节就是阅兵式。阿棣站在一辆特别打造的马车上,两侧各有三辆马车护卫,由东向西进行检阅。

模式可以套用,可这口号就不行了,同志、首长、人民这些个词语,还不适合出现在这个时代。

所以詹闶也做了改编,阿棣的台词把“同志”换成“将士”,而方阵里则回答“陛下万岁”、“为大明效死”,听起来一样汹涌澎湃。

这种场面上,当然也少不了詹闶的最爱。锣鼓队是必须要上的,配合着铙钹和号声,演奏的是激昂燃血的《中**魂》和《雄赳赳……》。

好在是只有音乐,没有唱出歌词,否则就真有点不太应景了。要知道《军魂》中的首句是“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雄赳赳》也有“保和平,卫祖国”的歌词,可现在是大明要去侵犯别人,多少总会不那么和谐。

一圈检阅下来,阿棣回到检阅台上,仍然心潮难平,脸上都带着微微的潮红了,可见大老板们还是很吃这套的。

再下来才是阅兵的正牌好戏——分列式,军容、军姿、军威的整体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一支军队的纪律性。

这个时代没有太多兵种,詹闶只能是多安排几个战斗兵员方阵,加上工程、后勤、军医等等,连炊事兵都凑了一个方阵,才勉强备齐十五个,再少就有点挂不住脸了。

这个过程中又有惊喜,那就是战斗兵员方阵在走过检阅台的时候,统一玩出了甩枪的套路。一杆杆上了刺刀的永乐一型步枪,齐刷刷顶在前排士兵脑后五寸位置,所有人都浑然不觉般保持着队形和速度,大明其它军队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詹闶练兵的水平多变态,阿棣是早就见识过的,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并不意外,他在意的是那些刺刀。

一般人看来,也就是一把刺刀而已,最多会觉得可能比较锋利。但是在阿棣这个打老了仗的前头号塞王看来,可就不仅仅是刺刀了,而是更强的、更加随机应变的战斗力,以及在战场上拼到最后一口气的勇武和决心。

看到阿棣在关注刺刀,甚至胸口都有些因激动而起伏,詹闶也提前给他解释了一句:“陛下,这个叫做‘刺刀’,都需要在枪管上特别增加一个机扩锁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