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今时不同往日(1/2)
对于阿鲁卜林的失败,阿鲁台并没有责怪。>
明军在比预期更短的时日里走出瀚海,确实让鞑靼高层吃了一惊,但这并不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只不过让计划提前罢了。>
阿鲁台分析着眼下的局势,对部将侃侃而谈:「明军奔波近两千里瀚海,他们已是疲惫,而我们一直都在休养,这就是以逸待劳。明军强行军,必然折损不少军士,士气又能剩下多少?我们养精蓄锐,士气高昂,此战岂有不胜之理?」>
「虽说阿鲁卜林折损了一些人手,可我们拥有八万之众,皆是部落中善骑射者。只要悍勇冲锋,将明军分割为若干块,以骑兵对步卒,百战而百胜。现诸将士,当以必胜之决心,准备接下来的决战!」>
这一番话,事实上不需要阿鲁台说的,不过是几百人的小损失,算不得什么。>
可偏偏,阿鲁台站出来鼓舞士气,安稳军心,这恰恰说明了阿鲁台内心深处隐藏着不安。>
阿鲁台对明军有着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渴望借此机会,一举消灭明军的主力,并挥师南下,重建大元帝国!一方面对明军有着深深的畏惧。>
没错,就是畏惧。>
遥想建文六年,天山之下飘雪时,帖木儿带着自己全部的精锐,他的骑兵队伍堪称举世无双,纵横数万里罕有敌手!>
可偏偏,帖木儿不仅输了,还死在了明军手中!>
不管帖木儿是死在他孙子手里,还是死在大明手里,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帖木儿引以为傲的骑兵损失殆尽!>
可是五年前的事了。>
五年前,朱棣能杀帖木儿,五年后,朱棣就不能杀自己吗?>
八万鞑靼骑兵,可比不上帖木儿的十五万精锐!>
再说了,这五年来,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听说火器都已经开始普及全军了。去年年初的大阅兵,可谓震惊无数人,就连瓦剌也忌惮不已。>
这一次举世攻明的筹划,不仅没有成为削弱大明的阴谋,没有上演群狼猎杀猛虎的好戏,反而成了大明凶猛,将军凶猛,军士凶猛的证明!>
大明不仅打败了他的敌人,还从 上消灭了他们,兀良哈更惨,连根都被消灭了,据说娃娃都没留一个。>
阿鲁台不清楚,若是自己失败了,鞑靼的命运会是什么!>
不会失败,绝不会失败!>
阿鲁台相信,骑兵一定可以克制火器,自己不是没有任何准备!>
开战!>
阿鲁台下达了命令,带队的依旧是阿鲁卜林,负责袭扰大明军队,明军来打就跑,明军不来打就骚扰。>
朱棣很清楚这是鞑靼的诱饵,只是安排铁鹰骑守着外围,不让其影响军队休整。>
只是朱棣低估了阿鲁台。>
在明军进入休整的第二日夜,阿鲁卜林的兵力突然增加至两万,以大骑兵的方式开始冲阵。>
六千铁鹰骑与其对冲,挡住了阿鲁卜林的冲击,但也因为低估对方的兵力,导致铁鹰骑军士折损三百余。>
在朱棣带兵亲自赶来时,阿鲁卜林已带人撤退。>
徐辉祖看着被射杀的铁鹰骑军士,心都在滴血,培养一名骑兵,每年耗费资源可比步卒多三倍以上。>
平安阴沉着脸色:「鞑靼急着试探我们的虚实,并想引诱我们主动出击,想来他们已经布置好了陷阱。」>
朱棣清楚,军队不可能长期休整。>
虽说走出了瀚海,但大军的后勤并没有完全跟过来,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早点结束战斗,再不济,也得找阿鲁台、本雅失里要点牛羊肉。>
铁铉谨慎,提醒道:「阿鲁台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这些年来,他反复无常,杀>
了不少人,却能在最后掌控整个鞑靼部落,可见还是有些能耐。他既然主动寻求作战,引我们前往,说明定有准备,大将军行军,还需小心为上。」>
朱棣了然,在收到斥候周围并没有发现袁岳大军踪迹,不曾听说袁岳大军消息之后,便下令军士走出瀚海。>
不过这一次,朱棣撤回了铁鹰骑,将骑兵摆在中军,选择以火铳兵与弩箭兵居四周,军队列阵方圆四里,缓慢行军。>
阿鲁卜林带骑兵还想袭扰明军,可这一次不等弓箭抛射出去,便遭遇了弩箭、火铳的齐射,狼狈逃窜而去。>
大军跟着阿鲁卜林撤退的方向追赶,一步步靠近忽兰忽失温,一步步走入阿鲁台布置的陷阱。>
当明军进入至一处平原地带时,朱棣的脸色明显变得凝重起来。>
环顾四周,除了来路平原之外,竟是三面环山,虽说这些山不甚陡峭,可起伏的曲线之后,却能隐藏不少兵!>
这是一处天然的伏击之地,不用说,这里就是阿鲁台选择的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今时不同往日〗地址https://wap.xbqg99.net/384/384109/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