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送地(2/3)
他哪儿知道在山里淘金子、运金子吃的苦。>
“我知道爹,这不是想着咱这生意快开张吗?再说了你看王铁匠的样子像是会让步的人吗?”>
“别,等你磨出粉来看看再说。”朱开山斗着气就往家里走去。>
……>
“传文兄弟?”夏元璋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
夏元璋没想到,自己出门溜达还能遇见朱传文。>
原本他都写好了请帖,想着下午就差人去趟放牛沟。但这会儿,朱家父子不就自己送上门了吗?>
“夏掌柜。您还是喊我传文就行。”朱传文没再提喊他老哥儿的事儿,要是他喊夏掌柜老哥儿,自己老爹就成了夏元璋的长辈了,俩人岁数差不多大,他就不恶心人了。>
“这是朱大哥吧。”夏掌柜闻言,又看见朱开山,也是朝着供了供手,尊称一声大哥,也是默认了朱传文的说法。>
再看看朱开山的年纪,感觉的确有些不合适。>
朱开山大大咧咧的,虽然当着朱传文的面有些生气,但在外人面前又调整了过来:“这就是春和盛的夏掌柜吧。一路上多谢夏掌柜照顾。”>
“朱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传文可是救了我的命,救了我妻儿的命。”夏元璋说道。>
朱开山惊讶的看着朱传文,救命之恩,可不敢胡说。>
夏元璋看朱开山的表情,就知道朱传文没告诉他,心里不由的对朱传文再生好感,这孩子,还真是没想着夏家报恩。>
不由朱开山分辨,拉着他的手就往春和盛走去。>
饭桌上>
夏元璋先是说了朱传文的小米之恩,又说了这旅顺的救妻儿的报信之情,朱开山也是大为震惊,这恩,还真是不小。>
原本,夏元璋还要派人去接朱开山全家一起赴宴,但传文娘和鲜儿今天说要好好洗洗,在俩人的极力劝阻之下,夏元璋,夏老爷子作陪,四人就在春和盛后面的住宅里吃着中午饭。>
酒足饭饱之后,夏元璋开口询问了起来,“传文,这次来元宝镇是张罗你的粮铺?”>
朱开山斜着眼睛看了朱传文,意思很明确,这孩子怎么什么都说!>
“是啊,夏掌柜,刚好趁着腊月,我打算张罗起来,等年后也有门营生。”朱传文说道。他也看到了自己爹的眼神,没过多的解释。磨面粉好磨,怎么卖出去就是学问。>
“那你们全家要搬到元宝镇吗?”夏元璋问道。>
“今年我们打算先在元宝镇松花江面上建个水磨坊,等过几年吧,也就该搬过来了。”朱传文说道。去冰城的事儿他没说。>
“你们打算接磨粉的生意?”夏元璋有些惊讶的问道。>
原本以为就只是粮食的倒卖,没想到还是磨面,细细想来,这也符合他的推算,朱家的确没有那个本钱搞这个粮食倒卖的活儿,加工小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下,他准备的报恩的礼,倒也是很符合朱家现在的状况。>
这时候,心里和明镜似的夏老爷子接过了话:“开山啊,我在元宝镇临江的地儿有块地,不知道你想不想接手?”>
朱开山可是门清,说是接手,其实就是这夏家啊,报恩来了。>
心里想了下说辞:“夏老爷子,您的好意我朱开山心领了,这地,我朱家暂时也吃不下,说实话,传文也没出到什么力,要说救命之恩,那几把小米儿不算什么,是个人,在富裕的情况下都该这么做。更别提夏掌柜照顾他们一路来到三江口。这地啊,我看就算了。”>
“朱大哥,我家娘三的命都是传文救的,这地啊,你们还是接手吧。”夏元璋有些着急了,这恩太大他夏家承不起啊。>
你推我搡了半天。>
朱传文也看出来夏家这地看来真是打算送给他们家。>
想了想,说道:“夏掌柜,要不你看这样,这地,我们朱家就不要!但在你夏家的地上,能容我们建一座水磨坊。你看可以吗?”>
夏元璋此时也有些推脱不过,他夏家这出手,可是二十晌的水田,足有上千两银子,夏老爷子为了报恩也是下了血本,但奈何朱家不要,也就应承了这朱家在他家的水田边上建一座水磨坊的要求。>
朱开山见状,也是点头答应了下来,一小片地儿建水磨坊,这也算是占了一点儿夏家的便宜,要不然,以朱家外来户的身份,建水磨坊的地儿,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
“夏掌柜,我还有个请求。”朱传文又说道。“我两个弟弟一个15,一个14,正是游手好闲的年纪,能在春和盛学两年吗?我朱家世世代代的庄稼户,这说做生意,还真是难为了我们。”>
这话倒是说道了朱开山的心里,心里对自己这个儿子的提议大加赞赏。>
端着酒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送地〗地址https://wap.xbqg99.net/384/3844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