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生意上门2(1/2)
如果说时势能造“钱”的话,这个时间点,的确让朱传文发了笔财。>
早晨,照例,他去逛了冰城的其他粮铺,他发现整个冰城,这面粉的价格可是涨了近50%。>
不单单是面粉,整个粮食行业、煤炭、棉花都涨价了。>
但涨是涨,朱传文却不知道这些可以卖给谁,卖给同行肯定是能赚一笔。>
这也正是朱传文这种初来乍到的人的劣势,没有人脉,同样也没有消息来源。>
不过当自己的货物成为紧俏商品的时候,生意便会自己找上门儿来。>
朱传文,懒散的摊在椅子上,还在为家里的面粉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泛着愁。>
“谁是朱传文?”>
两个穿着沙俄军服的男人配着长刀走了进来。>
“我是!”朱传文一看来了两个军人,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客气的说道。>
“听说你这里有面粉?”沙俄军人也没废话直接问道。>
“是的,请问有什么需要吗?”朱传文面对两个气势汹汹的沙俄军人,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装作镇定的说道。>
沙俄军人没说话,只是在店里打量了起来,双手带着皮手套,打开带着盖子的粮斗,手插进了进去,雪白的面粉从黑色的皮手套滑过。>
“不错的面粉!”沙俄远东陆军军需官安德烈称赞了一下,这是他见过最好的土面粉了。>
此时的沙俄地域辽阔,远在欧洲的政治中心早就知道在他们的远东地区,说具体就是清国关东。他们,和日本迟早有一战,因为这一战是两大利益集团推动的。>
一方是俄法联盟,现任东北地区的主要利益攫取者。>
另一方则是以日本为马前卒,美英站台的日本,眼馋东北地区利益的野心家。>
美英多次想把触手伸到东北,但总被俄国斩断。>
利益之争,最终演变成了战争。>
当时俄国的尼古拉斯二世曾经说过:“时间是沙俄最重要的盟友。”>
日俄战争每多一天时间,就会给沙俄多一分胜算。>
所以,日本等不起了,不宣而战,急匆匆的发动了日俄战争……>
这也是他们的天性。>
“你有多少面粉?”安德烈问道。>
到这儿,朱传文是反应了过来,这两个人怕是来买面粉的,看俩人的口气,这面粉要的还不少。>
“我在三江口的仓库还有三万多斤的面粉,运过来可能得废些时间。”朱传文如实的说着。>
在他看来,三万多斤,已经是足够多了。但在这个时节,三万斤面粉不过是三万俄军一天的消耗量。>
战争啊,打的就是钱。>
“3月15号之前可以凑够十万斤吗?”>
安德烈的话却让朱传文一惊,脑子里快速的盘算了起来。>
现在是1905年2月28日,如果水磨坊一刻不停,倒也可以凑够这么多。>
只是他还不是很清楚俩人的身份,这是干什么的?>
“不知道您是?”>
这俩人正是沙俄远东陆军军需官,由于离欧洲中心实在太远,远东军队的物资供应出现了短缺,旅顺一战,俄国人损失超过10万人,接近一个满洲军的覆灭。让这个帝国着实吃惊,同时也害怕了起来,开始迅速转动起了帝国机器。>
在旅顺战败之后,沙俄又在奉天周围,集结了32万人,为接下来的奉天会战做准备。>
他们打算在这里,给东洋小矮子迎头痛击一次。>
而他俩就是负责采购物资的军需官。>
“可以凑够!”朱传文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他可算是知道这股涨价的妖风从哪里吹来了。也怪自己,明明知道日俄战争,却忘了战争才是发财的好机会。>
两个恶霸打架,他巴不得煽风点火,让这场战斗再激烈些,但能力有限。>
“价格呢?”另一个军需官威斯康夫问道。>
“100斤60卢布。”朱传文盘算了一下说道。这和现在市面上的洋面粉价格差不多。>
威斯康夫听完这个价格就要往外掏枪,被安德烈按了下来,现在日本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而俄军整体上下都认为此战必胜,清政府也就成了他们寻求支持的对象,东北地区的被清政府划为特别中立区,就是俄国人的手笔。>
只要清政府保持中立就好,他们俄国人自己会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朱传文威斯康夫掏枪的时候就向后退了退,心里狂骂着自己见财不要命,洋人啊,这可是1905年在清国的洋人。>
不过在看安德烈按住他,才放弃了躲避的念头。由此也看出来了,俩人是以安德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六章生意上门2〗地址https://wap.xbqg99.net/384/3844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