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小青山的变化2(1/2)

熊振、何吉、卫苏三人先行离开了,临走,林老从王帆手里接过貂皮领子,狼皮大氅,这是林老的礼物,草原上冬天的风像刀子,因为没有了重峦叠嶂的群山,可能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风袭来,从裤脚里,脖子里刮进去,总是让人感觉穿着再厚的御寒衣物都是无用的,片刻功夫就能让人遍体生寒,这种时候毛皮的大氅最是管用。

两人骑着马就向着保险队的驻地走去。

离开小青山聚集区越远,这牛、马、羊的就多了起来,顶着薄薄一层的冰雪,牲畜们先是用鼻子拱开冰雪,才能吃上枯黄的草,经过努力得来的东西才是美味的,在朱传文眼中,这些牲畜们吃的,可是感觉的比夏季更为香甜。

牛马尚且需要努力,跟别说人了。

不过小青山的牧民们脸上可没有后顾之忧的焦虑,“炮儿石”从通红的手中飞出,几乎成了驱赶牲畜的最好的手段,石头稳稳的打在离群牲畜的脚边,驱赶着回群,当然也有着狗从旁辅助,远处,更有着宛如狮子一般的獒在不断的戒备着。

时至11月,原本草原上在一场雪过后,应该逐渐呈现萧瑟,再往前这个时节,可就该这些现在能歌善舞的民族,胯上弯刀,南下抢劫了。但这也不得不说是清廷的功绩,不吹也不黑,有清以来边疆算是稳固的,西、青、内外蒙的抽签得清廷做主;新省也是自盛唐之后再度回归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左宗棠负棺收新,冯子材长墙克云南……

要不然能歌善舞可不是这些民族天生携带的基因……

朱传文骑着马从小青山的稳定联想到清廷的边疆政策,将这些杂念驱赶,随后开口问道:“自然是对汉耀商行的收益了如指掌,随即又说道,“有件事儿,却说道。因为他的脑海中瞬间出现的是李愬雪夜入蔡州和志愿军长津湖之战。

雪夜里,这向敌人发起进攻,那是汉地老祖宗的早就记载在《资治通鉴》上的东西,得学。

同样朱传文也乐得锻炼一批有着侵略性,骁勇的保险队队员,草原是个好地方,天高地厚狼性足,这里将会是保险队往后练兵的大本营,在关东还是太敏感,而龙江府这一处地方则是最好的选择。

“少当家,那这……”林老摆了摆手,示意林老都决定跳出舒适圈了,这保险队的兄弟也得跟着动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呢!

“第一中队第一小队,听我号令,马上射击准备。”林老准备的演练就开始了……

“听我号令,劈砍准备!”

这次来小青山,实际上除了小青山聚集区的事儿之外,朱传文那个本子上还记着一件事情。

朱家保险队未来的发展方向!

看着这初具骑兵雏形的保险队,一边感慨这是自己手下的同时,也在想着一个问题,之前轮番驻军的这个制度到底合不合适朱家。

现在保险队有着明确定位的大队有两支了,一支就是面前看到的这个以骑兵为主的林老想着,最好是将林老很是满意,骑着马特意巡逻了一圈让这些保险队新丁认认自己,而且特意嘱咐林老在林老这次看见栗林顺源,都有些认不出来了,这哪里还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分明是个蒙古牧民啊。

“老板,这可是好久不见。”栗林顺源现在也会说些简单的汉语,但是多半时候还是带着翻译,他现在随身的有两个翻译,一个日译汉,一个汉译蒙,都是为了工作需要,朱传文这边也是大方的配备着。

“是啊,栗林君,今年这育种场有什么效果吗?”朱传文问道。

“这……”这个问题确实是难住栗林顺源了。

简单的说一下,牛的怀孕时间是9个月多,而马则是11个月多,这从4月开始配种开始,这根本就是没什么效果啊,效果可都是在肚子里呢。

“东家……”林老耳边耳语了几句,臊的朱传文变成了个大红脸。

没法,东家的面子还是要的,借口巡视了一圈小青山过的育种场,看着每个牛棚、马厩的都是干干净净,朱传文随即和栗林顺源讨论起冬天放牧的问题,算是想挽回自己的面子。

“栗林君,不知道这饲料的储藏能否提高小青山育种场的马匹数量?”朱传文问道。

“老板,您是说青储?”

“是的,就是青储。明年在牧场大规模的种植一些宿苜和马齿觉,有难度吗?”朱传文问道。

这清末的娱乐项目是真的匮乏,逼的朱传文在学完英语之后,开始了大量的书籍阅读,从中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史书上三言两语的记载过南北朝时期的干草储存,朱传文本着小青山能用到的想法,就开始收集一些农书,还真从清廷农书《豳风广义》中找到了这种东西,宿苜和马齿觉两种植物的发酵储存,这就开始和栗林顺源商议着问道。

青储作为现代牧业一种常见的技术,其实在近代已经开始发展了,大致是从18世纪从北欧传到了美国,又传到了英国。所以早稻田的毕业生知道也并不稀奇。

“老板,可以是可以,但是这青储还是需要一些技术条件,我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八章小青山的变化2〗地址https://wap.xbqg99.net/384/38441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