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四章 霓虹的反应(3/6)

频发抗议活动,所以这方面的情报一直是内阁关注的重点。

不过最近这些抗议活动的出现频率降低了许多,原因并不是因为霓虹和海对面的关系有所改善,而是

汤川秀树他们的项目对外公开了。

霓虹这个国家有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经常可以爆发出很强的民族凝聚力——而且这种凝聚力和其他国家的凝聚力不太一样,霓虹的凝聚力带着很强的脑补和狂热色彩。

不是宗教,但胜于宗教。

例如当年霓虹国民对日系车的支持。

当年签署了战败协议后,霓虹开启了一系列对汽车产业的复苏政策。

当时日本汽车工业尚不成熟,而研发与生产汽车需要用到大量的钢铁,可炼钢是需要燃料的,那时候的霓虹国内可没有足够的燃料可以供应于钢铁生产。

于是霓虹国民便自发的将海对面战后提供的、用于冬天制暖的燃料捐赠了出来,宁可自己挨冻也要支持钢铁生产。

后来霓虹的日系车上市,霓虹人还爆发了狂热的购买热情,为后来的日系车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全民支持日系车如此,此番全民支持汤川秀树同样如此。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了诺贝奖的霓虹人,汤川秀树在霓虹国内有着极其夸张的民众基础。

汤川秀树之前设想的汤川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所以这段时间内他一直在霓虹各地奔走演讲——毕竟霓虹人搞探测器的事情本身是瞒不住人的。

加之官方本身也有相关诉求,于是双方共同的推动下,很多霓虹民众都知道了一件事儿:

汤川秀树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变人类物理学史的科学模型,不过这个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其中很多设备都需要和海对面进行采购。

因此这段时间内许多激进的民众和团体纷纷收敛了抗议举动,生怕因为过激行为引发了海对面不满,从而拒绝向霓虹提供设备。

有些团体还引用了卧薪尝胆的华夏典故来做释义,硬生生把民间的抗议举动给压了下去。

总而言之。

霓虹人的所谓团结确实有点畸形,但徐云有时候还挺羡慕这种畸形心理的——至少比后世国家要干大事儿的时候拖后腿的那些人好多了。

错误的地方其实不是这种团结的做法本身,而是不应该把这种心理引导到不正确的道路上。

这种自带有点极端的心理遇上歪路,就很容易衍生成军主义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