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历史充满了偶然!(2/4)

步形成规模。贞观十八年,太宗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汤泉宫-津阳门前的御碑,就是太宗皇帝的亲自所书。

“博文强记如此,且对答如流,也算是本事!”

“斗鸡殿的事,本王替你扛了,行李就不用收拾了。”

斗鸡,在秦汉时期就已非常盛行,《史记·袁盎传》:“盎病免居家,与闾里相随行,斗鸡走狗”,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是一个斗鸡走狗迷。

三国时,斗鸡亦很活跃,曹植有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湫间”。魏明帝为了斗鸡还特别建造了一座斗鸡台。

唐代民间习俗,斗鸡多在清明节。皇帝李治也颇为喜欢,不仅在宫中修有斗鸡殿,还特意在长安两宫间设立鸡坊,四时皆斗的常戏。

前些日子,英王-李哲(李显),非拉着他去斗鸡殿玩耍斗鸡,挨不过兄弟的软磨硬泡,李贤也就去陪他玩了一把。

可能即兴,也可能是问题爱卖弄的毛病犯了,王勃当场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雍王助兴。

不曾料到,此文辗转传到皇帝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李治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今儿就是其在李贤身边的伺候的最后一天。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打通的仕途就要毁于一旦,可没有想到竟然有峰回路转的可能。

“殿下,陛下已经下旨了,这,这能行吗?”

王勃一脸难色,他既为自己的仕途担心,也为雍王担心,毕竟木已成舟,殿下要用什么借口,留下自己呢!

“这就不用你管了!记住一点,以后要收一收身上酸气,最起码不要在外面显露出来。”

撂下这么一句话,李贤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返身向西侧的望京门走去。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早晚不都是要面对的么!

......,每年的十月份,李治都会临幸汤泉宫,而寝殿则会选为七星殿,与寒风凛冽的西绣岭比较,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暖殿流汤,玉渠香细,宛如仙境,置身此地,不仅能扫尽寒气,更容易让人心生惰意,陶醉其中。

看看上面那对至尊夫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