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问题(2/3)

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那么长此以往影响下来,这种底层官员愚弄百姓的事情就将逐渐消失。”

“朕想要的是服务于地方百姓的地方州县衙门,而不是整日里想着如何享乐,如何鱼肉百姓,如何从地方捞好处的官员;朕的大明恐怕并不缺乏想要当官的人才,朕不怕丢人,朕敢于给更多的年轻官员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大展宏图。”

朱由检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虽没有震耳欲聋的声音,但却有令人振奋的功效。

可就在这时,户部的郭允厚突然插上话来,说道:“陛下所言,臣等颇为感慨,并且作为士子出身的微臣更是感觉若能真正让每一个大明百姓子弟都有权利获取受到教育的资格,那么我大明自会真正日月永照,万古长存”

话说半截,郭允厚却突然面露一丝拮据之色,扭捏起来。

朱由检见状摆了摆手,:“今日朕叫你们前来就是让你们畅所欲言的,这并不是朕一个人的一言堂,而是各路思想交汇的议论堂,想说什么你就说说吧。”

见状,郭允厚才舍去扭捏,大胆的开口说道。

“微臣不知陛下是否测算过,若是在全大明新建新式学堂,让所有适龄孩童都进入学堂读书需要耗费多少银两又该请多少老师,而我大明是否有足够的老师先生来教授新学”

郭允厚的话自然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将朱由检此举最大的隐患点了出来。

就是钱。

钱从何来?

大明眼下虽说有着皇家税务局的贴补和之前查抄官员的盈余。

虽说眼下的日子过得不算拮据,可也远远称不上国富民强般的富裕,若是贸然行事,郭允厚也很担心此举将拖累到大明朝廷其他方面的开支。

到时候皇上自己兜里的钱不够了,势必要来掏他郭允厚的兜。

也就是国库。

朱由检怎么能看不出郭允厚的小心思。

直言开口道:“新学教育的问题注定不会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成的,这件事情的推进也不会是一次性全面铺开的,郭爱卿所言也是有理有据,而对朕而言银子的问题要远远逊色于老师,朕称之为教育资源的问题。”

“所以朕准备借助这样的机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在大明境内再次召开大规模的全国性资源普查与产业调查。”

朱由检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了现任皇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向明,而原本埋头苦苦挥舞着手中狼毫毛笔记录的李向明似乎疑惑为何台上的声音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