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徐光启与农业部(2/3)

有办法?”

“回禀陛下,这粮食问题恕微臣无能为力,毕竟谁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可据臣所知,这前来行商的泰西诸国,前几年带来一种农作物,名为甘薯,此物不仅耐旱,并且对土地的要求也是极低,就是山地、坡地那些此等田里也能种植,并且无须太多精力打理就可以有个不错的收成。”

甘薯?

朱由检一愣。

这不就是后世的红薯吗?

“徐爱卿所言为真?大明现在可有人进行过种植?”

“据微臣了解,甘薯这一作物已经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开种。”

“好啊!好啊!”

朱由检爽朗的笑声让徐光启有些微微发愣。

“朕明日就着内阁拟旨,徐爱卿调至即将成立的大明农业部任农部尚书,一方面监管户部今年的田亩清查工作,一方面随着清查给朕将这甘薯!推广至大明所有地方!告诉当地官府官员,这甘薯乃高产耐旱的粮食作物,此物的种植关系民生大计,不得有误!”

徐光启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被皇帝召见来走了一圈,问了几个问题,就原地从侍郎变尚书了?

虽然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可耐不住级别高啊!

这一看就是和六部齐名的独立部门,近些日子来这样的部门成立的还少吗?

暖阁内,朱由检和徐光启聊了很多,不经意间时间不断的向后推移,宫女在一旁端茶倒水,瓜果点心也接连端进暖阁。

第一次感受到皇帝重视的徐光启,就这样和朱由检边吃边聊一直到深夜。

“徐爱卿,这甘薯的推广种植依爱卿看来,需要多长时间啊?”

“回禀陛下,这甘薯种植方法简单,甚至都不需要手把手的去教,只要当地负责农业的官员愿意配合,不出五年,这甘薯就可在大明各地生根发芽。”

“五年?”

朱由检轻轻摇了摇头。

“朕给你三年的时间,但朕也明白此事并非简单之事,所需银两由内帑开支,所需人手由吏部协调,若缺乏政策则由内阁补充。”

“徐爱卿,大明等不起了啊!”

语重心长的朱由检此番话语,让徐光启颇感意外的同时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行礼谢恩。

朱由检对徐光启的了解不算少,知道这是明末难得的科学家的同时也是实打实的务实能干的官员,精通的不仅是农事,还有火炮制造这一硬核军事技能。

技能点之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