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0章 转移计划(3/6)

巧了,潞王、福王确在城中,幸得大军救援——这肉确实稍稍有些酸,只因是平素家养吃得精细。

前几日,城中要筹粮筹肉守城,潞王府的小郡主主动带头把她养的猫狗都捐出来了犒军,也算是带了个好头。虽说潞王一再要求当时别暴露他身份,但下官也暗示城中富户豪绅,有更有头脸的大人物都带头捐了。

于是连前户部尚书侯恂家的远房亲戚都不得不认栽捐了,其他地位更低的豪绅,这才捏着鼻子认捐。”

黄得功闻言微微一愣,随后窃喜,他压根儿就没听梁以樟后半段话,只是听到潞王福王确实在,就心中热切,暗忖这次总算是趁机立了一个大功。

而且听这梁知府所言,潞王府的人倒是挺知进退的,并不跋扈,身处危险,还知道放低姿态,连郡主都肯做个表率捐出猫狗,应该会比较好说话。

黄得功也不废话,直接让梁以樟带他拜见王爷,商讨大事。

……

不一会儿,黄得功被带到朱常淓临时下榻之地,也见到了诸王。他着甲只能行军礼,朱常淓也不敢托大,连忙过来说好话。

一旁的朱由崧也是看向黄得功的眼神有些热切,说了一堆的赞美褒奖的话,搞得黄得功都有点飘飘然了——

这还真不是朱由崧转了性子,而是历史上这位小福王在南逃途中,逃到黄得功的防区后,就非常巴结讨好。

后来江北四镇拥立朱由崧为弘光帝,朱由崧对黄得功的讨好信任拉拢,也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以黄得功作为江北四镇中、跟随史可法混最早的一镇这一资历,如果黄得功肯完全以史可法的利益为准的话,其他几镇也未必翻得起浪来。

最多就是流贼出身、最桀骜不驯的高杰,有可能头铁跟黄得功掰掰腕子。其余两镇刘良左、刘泽清压根儿就不是肯冒险的狠人。

当然了,历史容不得假设,而且历史上福王之立,主要原因还是史可法这个人比较讲规则,犹豫了——史可法跟其他东林党众人相比,人品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时其他东林人,只求不立小福王,以免将来清算他们东林党当年阻挡万历立老福王换掉太子(光宗朱常洛)的旧账,所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史可法好歹还要脸,也讲究血统远近。他知道潞王血缘确实比小福王远一代,一个是万历时分出去的血统,一个是隆庆时就分出去了。

所以史可法做不出来“以远代近”的事儿,最后宁可折腾去两广迎接小桂王朱由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