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奇袭(1/3)

不过,赵成却是早有准备,他这入山的一行,只有三万人,正是应天军中如今的主力,太平营。

这三万人,其中一万是正规军,还有两万是后备役。

当初赵成在太平营,设下这样的军制,让后备役的数量,是正规军的两倍,其中有部分原因,便是为今日计。

山林广大,草深树密,一个不慎,就要在山林之中迷失方向,而更重要的是,山中的地势千变万化,几乎是没有任何规律的,看似平坦的道路,极有可能一脚踩下去,下面全是空的,只是树木落下的枝叶,和野草,在表面铺了一层罢了。

除此之外,悬崖绝壁、深山裂谷,更是数不胜数。

当初赵成从连山进取吴城,那是因为他所在的地方,离吴城很近,是以才做到了兵贵神速。

而从如今的应天城到南荒,哪怕他是半途进山,但也依然有数倍于当初连山到吴城的距离。

这种情况下,固然赵成故技重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派遣了一只队伍,在山中勘探路线,并画出路线图,做各种标记又在几乎是修栈道的同时,让一批人,带着大量的绳索进山,以此指明方向,以做到急行军。

但因为路途遥远,地势更加的复杂,就难度上,却是要超出当初十倍不止。

而在这样的地形赶路辎重补给注定不可能带太多,而枪械和子弹,一个个都极占负重,且还是必带的,这种情况下,注定其他军需,都要被压到最极限。

再者就是,长时间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行军,时间久了,士气上也很成问题,再加上体能的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和敌人遭遇,怕是十成的战斗力,五成都未必能够发挥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战争,当接近目的地之后,主帅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个好地方,把大营驻扎下来,让手下的士卒,先修养一番,而不是急匆匆的去和人拼命。

赵成设立的两万后备役,便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两万后备役,分两组,携带各类物资,至于正规军,却是什么都不带,以最大程度的保存体力和精神。

至于食水,却是赵成早早就让人在山中准备,路途之中,休息的地点,都是经过严密的计算的。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当然,提前埋藏食水这种事情,也只能是在群山之中,才能这么做了。

山林广大无际,而赵成所选定的人手,又都是经过了一轮轮的筛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