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底
其实要说现在雷蕴荣能掌控的家底的话,还是有不少的。
首先一点就是九龙建业的股份。
九龙建业的话刚开始是从九龙巴士的其他业务剥离出来的,当时的股东有不少。
雷家虽然在九龙巴士的股份最多,但是邓兆坚在九龙巴士的影响力太大了。
九龙巴士的成立以及它能成为香江唯二,九龙新界唯一的巴士公司,就是靠着邓兆坚老先生的合纵连横。
在一九二零年代,汽车开始进入香江公共交通领域。
在这期间陆续出现了不少巴士公司,包括九龙汽车公司、启德客车公司、中华汽车公司、香江大酒店巴士公司、香江电车有限公司、香江仔街坊福利会公共汽车公司等等。
彼此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整个行业处于混乱状态。
而且这些巴士公司难得的都是全华资。
当时,英人并非不想自己亲自操持这个生意,但当时公共汽车再先进,也只是取代人力黄包车的工具而已。
运作上的本地化属性不会改变,相比之下,英资有更省心的赚大钱领域,于是这块蛋糕就任凭华资去争夺。
到了不得不规范行业秩序的一九三零年代,港府决定采用巴士专营的模式,将整个市场划分为港岛和九龙新界两大块,分别由两家巴士公司专营。
据说港府颁布这个政策,邓兆坚便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
邓兆坚老爷子也是年轻有为的才俊,那个时候,他的年纪也就刚过而立之年。
邓兆坚出身于经营银号的邓志昂家族,兄弟当中排行在二,人称邓二少,年纪轻轻,便担任过了在香江华人社会里具有重要地位的东华医院和保良局两大机构的主席。
在那样的年代,港府的这个巴士专营权招标几乎没什么透明度可言。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邓兆坚因为看好九龙和新界区域大,未来发展空间也更大,进而拿下了九龙新界的巴士专营权,而颜成坤创办的中华汽车公司则得到了港岛的巴士专营权。
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打败英国人,占领了香江,给香江巴士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他们以野蛮强盗的方式占领统治香江。
巴士因为涉及到燃油这种军用物资,民用被严格控制,甚至巴士也被无偿征用。
熬到二战胜利,九龙巴士也遭到重创。
当时九龙巴士创始人当中的林氏家族和谭氏家族认为复业难度太高,便退股了。
但是邓兆坚老爷子没有放弃,兜兜转转之下找到了雷瑞德。
之后就是雷家和九龙巴士长达四十年的渊源,直到后来在化水平都不高,完全不了解无线信号和卫星信号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香江股市又正好是最火热的时候,股价一路飙高。
没有厂房、没有产品的香江天线上市当天,就从发行价1元涨到49元,并在以后的十几个交易日里逐步上扬。
直到有香江居民向媒体反映,他们把自制铁棒天线放在屋顶上,竟然也能收到的电视节目,这下舆论哗然,相关技术专家也被报纸请出来发表文章,严厉驳斥了香江天线无耻无底线的欺诈行径。
香江天线一下子成为众矢之,股民抗议,政府出手,香江天线最终退市,这也间接成为了73年香江股灾的导火索之一。
从此,香江人就用“香江黐线”来指称香江天线。
黐线,粤语中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二百五的意思。
从这个事件就能看出当时的股市有多火热,大众有多盲从。
雷蕴荣就用从小家长给的还有家里亲戚朋友给的积累下来的钱,以及上学之后特别是上大学之后省下来的总共近两百万全都投入到股市当中。
其实雷蕴荣之所以能存下那么多钱还是受上一世的影响,对钱这个东西总是精打细算,没有太大手大脚的习惯。
而且雷蕴荣对生活的品质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雷家提供的已经算顶级了,最大的一笔花费还是花了一百多万港币买了一辆法拉利的跑车,满足了一下上辈子的梦想。
但是此时的法拉利的车型还不是很好看,驾驶体验感也不好,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车库里吃灰。
虽然这车没多大用,但它保值,所以也没亏。
而这近两百万投进股市,出来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两千多万港币存在汇丰银行的账户上。
所以算下来,雷蕴荣现在手握三千多万将近四千万的现金,以及九龙建业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还有半山的一栋价值三百多万的洋房。
这些足够雷蕴荣好好操作一番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 家底〗地址https://wap.xbqg99.net/398/398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