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1/4)
一说了,也难为她们记得这么清楚。
“你说这跟簪我在哪里戴过”黛玉指着摆在中间的一根簪子,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芷兰便笑了起来:“姑娘你忘啦,这根簪子是今上登基那一年,咱们跟着老爷太太一起上京,在半途买的呀。当时还遇到薛姨太太和宝姑娘了,只是那时还不认识,这簪子本来是一对的,姑娘见宝姑娘喜欢,还让了一根给她。那掌柜的还说,这个样式,叫做什么蝶恋花的”
“我也想起来了,这根簪子姑娘那次去西宁王府的时候戴过一次,后来到了京里,太太又给了姑娘一套珍珠的头面,这根簪子就锁进箱子里了。”春绯看了一眼黛玉,也开始回忆。
春绯的话刚一说完,黛玉便猛然的拍了一下桌子,语气中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难怪呢”
她语气中虽然振奋,但是神色很冷。
芷兰和春绯本就不明白黛玉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看玉簪,只是知道这事绝对不简单,如今见黛玉如此神色,心中也是一沉:“姑娘,可是出了什么事”
黛玉手中握着那跟“蝶恋花”的簪子,冷笑了一声:“能出什么事情,咱们的事已经过去了,后面谁有事还不一定呢。”
芷兰和春绯互相看了一眼,多多少少都含着一丝担忧。
黛玉见如此便笑了起来:“我还要再确认一番呢,是咱们要找别人的麻烦,你们两个担心什么。”
她是说以薛宝钗的性子,不见了一样钗环动静就闹的这般大,想来她为了东窗事发之后让自己摆脱嫌疑,早早便打算上了。
薛宝钗没有可能见到阮皇后,唯一的媒介便是姚家。只是京中的夫人们多半不愿意和商户来往,薛宝钗能见到姚家人的地方,想来也只有那次西宁太妃的六十大寿了。她仔细回忆了一番,那天贾家主推的是探春,她倒是没怎么留意薛宝钗。
不管这根簪子是薛宝钗送到姚家人手上的,还是薛宝钗掉的,反正这事定然跟薛宝钗脱不了干系。
不过以薛宝钗的性子,大概是会在姚书玲跟前暗示一番她和自己有一根一模一样的簪子,然后碰巧这根簪子在宴席上掉了。反正薛宝钗已经大张旗鼓的找过了,日后这根簪子落到谁的手里,都跟她这个无意掉了簪子的人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薛宝钗和姚书玲又是怎么搭上的,薛宝钗又怎么看出姚书玲对自己有恶意
周铎必然是见过她戴过这根簪子的,只是他这样也太好骗了吧。
第237章
史家和卫府的亲事虽然已经有了苗头,但是还未曾下小定桂氏心中定然是怪贾家耽误了史湘云,连迎春添妆那一次都未曾来,还是史湘云念着姐妹一场,桂氏才让史湘云出门。
只是林家这一处,桂氏倒是不反对史湘云和黛玉交好,迎春出门之后,便积极的让史湘云来林家陪黛玉说话。
而贾敏见黛玉总是困在屋子里也担心的很,湘云能来陪黛玉说话心中自然是开心的,因此倒是打听了一番史湘云即将说亲的人家。
卫家祖上也是袭过爵的,只是到了卫若兰祖父那一代爵位便没了。卫家是以军功出身的人家,祖上也没有出什么读书人。今卫家的老太太还在,卫若兰便是出自大房,是卫家的长子。
从门第上来说,史湘云是低嫁了。只是她自幼父母双亡,命硬的很。卫家虽没有爵位,但是贾敏口中卫若兰性子还是不错的,今在御前行走,将来的前程也不会太差。在贾敏眼中,湘云的这门亲事虽说不如意,但是从黛玉的角度来说,总比嫁给贾宝玉好。
黛玉虽然知道原著中卫若兰是英年早逝了的,但是婚姻大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这些闺阁中的女子素来是没有发言权的。她以为贾敏和林如海疼惜自己的命算是好的,只是没想到一纸圣旨就打乱了林家和她以后所有的计划。
黛玉苦笑了一声,她看着窗外连绵的绿意叹了一声。现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圣旨都已经下了,想着怎么过好以后才是正途。
天逐渐的热了起来,贾敏见黛玉一直锁在屋子里绣嫁妆,怕她闷着了,便带了黛玉和岚哥儿一起到了庄子里。
本来是想着带皓玉一块来的,只是皓玉来年便要考童生了。虽然贾敏想让他松快些,但是皓哥儿自己就是个好强的,他见江俞泰这般刻苦,自己便不敢放松,已经婉拒了贾敏的意思。林如海倒是欣慰的很,只是贾敏心中多少是有些担忧,害怕皓玉把自己逼得太紧。
避暑的庄子和温泉庄子不同,那庄子在城西,马车只要一个时辰便到了。贾敏决定在庄子里住上两个月,因此用惯了的东西都随身带了过来,光是用的物什,就装了三辆马车。
避暑庄子里的管事叫李丰年,已经快五十岁了,是林家的老人了。李丰年家的年轻时在林老太太跟前伺候过的,但是见到贾敏也是毕恭毕敬的,丝毫不托大。
到底是这么多年的老仆了,做事情就更是稳重一些,贾敏见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是暗中点头。
住了十几日,贾敏便叫了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红楼梦同人)红楼攻略】最新更新章节〖第113节〗地址https://wap.xbqg99.net/40/4043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