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明朝军队的烂账(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你看看,这位阎尚书多么的不要脸。 朕记得你可是标准的阉党啊,还打算给魏忠贤修祠堂,怎么转眼就开始咬魏忠贤了! “你先起来。” “臣不敢!” “那你就给朕老老实实跪着!” 阎鸣泰心中顿时一沉,卧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阎鸣泰绝对是有利用价值的,虽然滑头,油腻,但却是最适合做兵部尚书的。 兵部尚书是什么职位? 这个位置的人,需要懂得变通。 李邦华确实是个人才,但还不适合做兵部尚书的位置,他那个人太过耿直,能够深入军政的细节中,做兵部侍郎是最合适不过的。 “朕已经把李邦华招入京中做兵部右侍郎,你有没有意见?” “天子圣明,臣也觉得李邦华是难得的人才!” 狗屁!崇祯心中暗骂一句,你阎鸣泰心里那点小九九朕还不知道! “朕要你兵部牵头,让李邦华来,协同吏部和户部,把军饷亏空的问题好好整顿整顿,朕不养闲人!” “是,天子圣明,臣即刻去办!” 阎鸣泰屁颠屁颠就跑出去了,等出去的时候,背后都全部汗湿了。 狗日的,那群通州卫,害死人啊! 这阎鸣泰刚出去,就看到李邦华进了宫,他对李邦华点了点头,好歹接下来也是自己的副手,皇帝亲自任命的兵部侍郎。 李邦华也非常客气作揖:“阎大人。” “快进去吧,天子在等你。” “下官先去了。” 李邦华这个人很有个性,他的性格比较铁!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不是讲义气,是钢铁的铁,就是硬的意思。 据说袁崇焕也很硬,但李邦华是更硬。 袁崇焕之才能在于统领打仗,而李邦华之才能在于整顿军务,严肃军纪。 李邦华入了崇祯的御书房:“臣参拜天子!” “李爱卿速速免礼,赐座。” 李邦华微微一怔,怎么在皇帝的御书房,还有座位了? 他不敢坐,依然站在一边。 “无妨,坐着说。” 李邦华这才坐下。 “李爱卿,朕等你等的好苦!” “让陛下久等是臣之过。” “无妨,你来了,朕就心安了。”崇祯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 “能为天子分忧,是臣的荣幸。” “李爱卿,你对大明军务有何看法?” 这李邦华是在军区里待过的,他自然是深有体悟。 但崇祯不确定啊,史书上记载这人很厉害,总得实际再问问吧? 李邦华道:“回禀陛下,大明的军务之弊在于三点:一、虚额太多;二、操练废弛;三、军田税高,致使不少人弃田逃走。” “这虚额太多表现在,军官故以过去兵额来领军饷;操练废弛又导致军纪涣散,普通百姓通过一点钱财便能进入军中占一个名额混吃等死;军田税高又导致需要军人放弃了自己的军田,大大影响的粮食产量。” “臣以为,当立刻肃整源头,从军官开始查起,需要吏部配合,三十五岁以上的普通士兵,一律发放一笔抚恤,让其回家。” “制定新的军规,严肃军纪,重整军田。” “好!”李邦华言简意赅,说到崇祯的心坎儿上去了,“这重整军纪的事,就交给你,朕是希望军队不仅仅有纪律,还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李邦华突然就不太理解崇祯说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了。 这怎么理解? “让儿郎们待在队伍里,像回家一样,大家都是同袍!” “至于价值感,儿郎们保家卫国,不仅仅朝廷当立忠烈祠,邸报上还要大肆赞扬戍边将士,对其家人也要有抚恤和奖励!” 李邦华连忙站起来,行大礼道:“陛下圣明!”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年皇帝的想法居然如此贴合实际,仿佛自己在军中待过了一样。 “另外,朕听说军饷的发放也成问题,这事朕会让阎鸣泰去解决!” 阎鸣泰那根老油条,别的不行,东挪西凑的找资源是把好手,这就是朕让他继续做兵部尚书的原因。 能保证军队不饿肚子的兵部尚书,那就是好的兵部尚书! “李爱卿,这大明的军务,需要你好好给朕去整治一番,就先从三大营开始!” 明朝的三大营指的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基本是步兵,是主力军。 而三千营则是标准的骑兵,是最精锐的军队。 神机营就是火器营,有炮兵和火枪手。 在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军队编制不是这么玩的,这三营是朱棣搞出来的,直接听命于皇帝。 北直隶的二十六卫就是属于三营的。 这三营在明初的时候,哪一个不能打? 把蒙古人打得哭爹喊娘。 可到了崇祯这里,就特么成了搬砖的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朕花那么多钱养搬砖的做什么? 一想到今天看到的场面,崇祯就恼怒。 张维贤那个老家伙,仗着自己是英国公,就带着京卫 ,实在太让朕失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32章 大明朝军队的烂账〗地址https://wap.xbqg99.net/404/4044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