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西征林丹汗(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很快,崇祯就得到了消息:林丹汗撤兵了。 林丹汗攻打归化城已经尽力,他的楼城下堆积了那么多尸体,他的部将们看到昔日的战友死在那里,心态不动摇是不可能的。 林丹汗也深深感觉到再攻打归化城,自己就会被耗死在这里。 现在放弃归化城这块难啃的骨头,直奔鄂尔多斯,去找鄂尔多斯的麻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连战死的士兵的尸体都不收了,林丹汗召集了人手,立刻风驰电掣一般撤退。 这个消息让整个归化城都陷入了兴奋中。 顺义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连秦良玉、马祥麟、孙传庭等人也都非常高兴。 成功教训了林丹汗,也算是给大同镇的军民出了口恶气。 但是崇祯的眉头却紧锁起来。 马祥麟道:“陛下,林丹汗那条老狗已经被我们赶走了,现在咱们可以班师回朝。” 在他心中,待在蒙古人的地方,始终不踏实不自在。 崇祯道:“还不能走,战局还在继续。” 众将士,以及顺义王都不解。 这林丹汗都已经撤了,天子为何说战局还在继续? 其他将领也都疑惑。 这就是战略家和战术家的区别。 战略家看的是全局,战术家负责的是一场战役的防守与进攻。 双方各有所长。 战略家必须在全局里找关键核心。 崇祯年代的草原关键核心是什么?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是保住亲明朝的右翼蒙古,让他们继续怀有成吉思汗时代的骄傲,来遏制建奴向蒙古西边的发展。 如果遏制不住,就会像历史上那样,北边的战线,从最开始的辽东,拉到后面的陕西,建奴后来直接从陕西北边入关了。 这就是蒙古全部归顺建奴的后果。 归化城的胜利,只是保住了土默特部而已。 想要真正的稳住草原局势,鄂尔多斯部也绝不能被林丹汗给攻下来。 其实蒙古人在这个时代的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觑,要不然皇太极怎么会采用拉拢、分化和打压的政策来收复蒙古诸部呢? 在被建奴强行压制之前的蒙古,虽然没有了成吉思汗时代的战斗力,骑兵依然还是很强的。 “林丹汗必然会西进去攻击鄂尔多斯部,一旦他吃掉鄂尔多斯部恢复元气,依然会来攻打归化城。” 顺义王一听,立刻心头又慌了神。 “那如何是好?” 崇祯道:“顺义王,你速速派你的亲信十万火急去鄂尔多斯部报信。” “是!” 崇祯当机立断道:“诸位爱卿,点兵,咱们现在全线出击,去追击林丹汗!” “遵旨!” 出发前,崇祯还做了一件事。 明军守城也死人了的。 死了八十七个人。 崇祯要将这八十七人好好安葬。 土默特部和内喀尔喀部也死了人,稍微多一些,大概死了三百人。 林丹汗刚撤退,巨大的喜悦之下,崇祯就在全城给战死的人发了祭文,并且将他们的遗体从南城门一路送到北城门。,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全城的人都来了。 崇祯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一幕,他要让土默特部和内喀尔喀部的人,在情感上,对明军产生感激。 顺义王是大明册封的,但归化城说到底还是土默特部的。 经历了这一战,双方彼此增加了信任,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而这个情感基础,在这一天送这些战死的人去安葬的时候,达到了空前。 明军和土默特部、内喀尔喀部的人安葬在一起,更是象征了几方之间最真诚的友情。 这下,连一直对明军身怀芥蒂的土默特部的一些贵族都有些被感动了。 毕竟明军也死了人的呀。 当然,明军和蒙古人一起并肩作战的历史也不是没有,内喀尔喀部曾经就为辽东明军付出了惨痛代价。 双方在这一次的战争中,情感也得到了一次巩固。 其实背后就是崇祯一手推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蒙古各部都拉拢过来。 皇帝在战死的士兵陵墓前发表了最深情的讲话。 哀悼战死的士兵这件事,被崇祯搞得特别隆重,连蒙古人都被感动了。 从来没有人拿他们的命这么当一回事,更何况是大明天子。 一时间,土默特部和内喀尔喀部的士兵们都对这位大明天子产生了一点好感来了。 就在崇祯忙着给战死的人搞风风火火的祭奠仪式的时候,顺义王卜失兔又屁颠屁颠跑来,忧心忡忡道:“陛下,使者回来了,说林丹已经在攻打鄂尔多斯部,咱们要不要立刻去营救啊!”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顺义王现在是对崇祯言听计从了。 一、崇祯本身就是大明天子,他这顺义王又是明朝皇帝给封的,但这一点还不足以让顺义王心服口服。 二、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在危急时刻,崇祯化险为夷的本事,让卜失兔自然产生了一种崇拜。 “不着急,咱们战死的人的祭奠仪式一定要走完,勇士们不能白白战死,要得到最高的尊重!”崇祯故意大声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大明当暴君】最新更新章节〖第92章 西征林丹汗〗地址https://wap.xbqg99.net/404/4044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