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局势恶化(1/3)

崇祯书的已经来了,不过措辞并不太激烈。

对于洪承畴的问责,陈望心中其实很早就有准备。

毕竟李过麾下只不过是一支残兵,竟然可以一路从庆阳府逃到平凉府,再逃到巩昌府。

自己这个负责追击的游击必然要负责任。

这个罪责可轻可重,说轻点是进剿缓慢,收效甚微。

说严重些,是剿匪不力,致使流寇荼毒三府,祸乱九城,

不过陈望很清楚,罪责再重也不会重到把刚到手的游击给丢掉。

毕竟现在他身上这游击可以是刚任下不久,就算他犯了错,上面也会先行给他压下来。

第一,朝廷可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第二,如今巩昌府内军兵本就不多,四天王李养济和爬天王两部近三万的流寇如今正在巩昌府肆虐。

洪承畴现在关中根本腾不出手,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派来进剿,只能是靠他来处理。

和洪承畴的问责一同前来,正是洪承畴让他负责清剿巩昌府余匪的职责。

招募降兵作为战力是潜规则,没有放到台面上来。

但是这并不表示洪承畴不清楚麾下的将校都养了多少的辅兵。

对于这些信息,洪承畴自然是清清楚楚。

现在是崇祯诏的帐下。

本来陈望并没有想到将一部分的缴获送给曹文诏,他是在赵怀良提醒了之后,才醒悟过来。

自己作为曹文诏的家丁,可以说是一手提拔起来。xs

用此时官场的话来说,曹文诏就是他的恩主。

所有人他都可以不亲近,缴获都可以不给,但是必须要给曹文诏。

若是缴获一个人全部吞下,会被认为是薄情寡义,被众人所孤立。

没有多少人希望和一个刻薄寡恩的人相处,上官心理上对此也会有所芥蒂,自然不会提拔这类人。

这也给陈望敲响了警钟。

身处官场之中,须得步步小心,谨慎非常。

只要游击的军职不丢,罚俸惩戒之类的对于现在的陈望来说都无所谓。

而且这近一个月的追击,陈望也并非是全部是一直吊在后方。

陈望一直让李过麾下的军力保持在六七千人左右,不多也不少。

多了,恐怕之后尾大难掉。

少了,李过可能撑不到汉中府。

不过虽说没有将李过剿灭,但是军功拿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