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真定(3/6)

设固山,一固山实际上就是一旗。

以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

固山额真,为一旗长官,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

固山在汉语中的意思就是“旗”,额真的意思是“主”,所以固山额真直接翻译过来是“旗主”的一丝。

但固山额真语意虽和旗主同,却并非是真正的旗主,而是旗主的下一级。

固山额真依旧是本旗旗主的属人,双方有着上下级的主仆关系,出兵征战指挥权,仍然是归本旗旗主掌握,将其看作旗主的副手其实更为合适。

原先黄台吉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国内只有满八旗。

天聪九年,也就是崇祯八年,黄台吉在征服察哈尔蒙古等部后,对众多的蒙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彻底改易了归附蒙古基层的制度。

蒙古诸部被统合在一起,编为牛录分为八旗,也就是之后的蒙古八旗。

崇德二年,也就是崇祯十年的时候,增设汉军旗为二旗,旗色玄青。

截至目前为止,清廷共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两旗,共一十八旗,也就是一十八个固山。

按照牛录三百,甲喇一千五,固山七千五来算,十八个旗也就是十三万五千人。

当然,清廷如今拥有的兵员自然不是这个数目。

清军十八旗之中每个旗的人数都不尽相同,人数有多有少,有强有弱,自然是不可能刚刚好是满编。

“呜————”

低沉的角号声响起,没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真定城下,那些原本隐藏在盾车之后与城上守城明军对射的清军甲兵也有了动作,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握住了腰间的顺刀,扣住了厚厚的牛皮盾牌。

守兵先行,步甲跟行,马甲随后,护军压阵。

一众清军的军卒有条不紊的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顺着云梯向着真定的城上攀登而去。

所谓护军,其实就是白巴牙喇,也就是白甲兵。

内穿锁甲与棉甲、外照着打磨抛光的亮银明甲,白甲者,共穿三层重甲,携重弓,带顺刀,持虎枪,配圆盾。

老奴时期,后金每牛录抽丁口一百,选白巴牙喇十人、红巴牙喇四十人,黑营兵五十人。

白巴牙喇和红巴牙喇便是后世满清护军与前锋营的前身。

黄台吉即位之后开始逐渐改革军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