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计划(3/4)

时间的推移,旱灾自北向南不断的蔓延,不断的扩大。

从陕西到山西,再到北直隶,再到河南、再到湖广等地。

到了明崇祯十三年时,降水量甚至已经不足往年的一半。

每石米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五两。

大片的农田受灾,禾苗尽枯,庄稼绝收。

山西汾水、漳河等喝水尽皆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使得民变越发的剧烈。

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不仅遭受了旱灾的袭击,还遭受了蝗灾和更为严重的瘟疫。

河南有官员启奏:“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陕西的灾荒更是雪上加霜,记载曰:“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 。”

南直隶、江南、山东等地鞭长莫及,根本去不了。

日后能去的地方,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只有两处。

一是四川,二是湖广。

陈望能够走的路并不多,摆放在他面前的人只有寥寥几条,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死路。

在明末忠臣并不好当,一心忠于朝廷的,听调又听宣的,艾万年、曹文诏、卢象升等人的例子就摆在勉强。

都说前生作恶,今生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省城。

那么在明末当营兵的,可能大多前生都是恶贯满盈。

留给陈望能走的道路其实只有一条——走历史上左良玉所走过的道路。

陈望的脑海之中闪过了左良玉的影子。

左良玉却是是明末一众营将之中混的最好的一批。..??m

没有因为疲于奔命被清军斩杀,没有因为督抚的弱智而战死,也没有被文官随便砍了脑袋。

当然也不能完全效仿左良玉,那么这也是一条死路。

左良玉后期其实已经是被麾下的军将裹挟着前行,他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如此庞大的军队。

现在已经是八月,明廷的诏令已经下达。

卢象升受命任五省总理,统辖南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

洪承畴负责围剿山西、陕西两地处于西北的流寇,卢象升负责围剿东南部的流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