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采收蔬菜(1/4)
在三人不断的追问下,王勇老老实实地把他知道了解的事情都一股脑的交代了出来。
据说,当然只能是据说了。某位老总来港城疗养的时候听说了王海的事情,认为他这种盖大棚发家致富之后,能够主动帮助乡亲们,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的精神非常值得赞赏。
据说,这位老总还想着要亲自过来看看的,可惜,临时有事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返回京城去了。
不过老总人虽然回去了,但是对于这个小村子里的人和事却异常的关心。李主任因为供应部的关系经常往王家庄跑,所以老总时不时的想起来就会叫他过去问问王家庄的现状。
当得知王家庄的大棚蔬菜将要出口到日本,而且还是卖那么高的一个价格的时候,老总也动容了。
华夏的农产品出口一点不新鲜,以前都是出口到老毛子,什么水果,粮食,肉类,蔬菜,特别是土豆!
后来,又开始往日本出口了。大部分都是些粮食类,比如小麦面粉,大米。当然还有大豆,花生之类的油料作物。
最经典的有一个段子,说是某地想要进口日本生产的一种板材,谈合同的时候,日方要求货款全部换成带壳花生。这当然没问题啦!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外汇可不好弄,国家控制的非常严格。
不用花外汇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可是当他们兴冲冲地把花生送到日方指定港口之后,看着一车车的花生被传送带送入大轮船,所有人都傻了。
日本人在船上安装了一套那种特殊板材的生产设备,这边花生上了船直接就被送进生产设备,很快,一粒粒的花生米就被剥离出来,然后,那些花生壳再通过几道程序之后,就变成了板材被一摞摞的吊下船,摆放在众人眼前。
人家这生意做的,不但把自己生产的高价板材卖了出去,还凭空得到了一堆免费的花生米!
当然这个故事演义的成分太多了,大多数人一听就知道不靠谱。可与这相类似的事情却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不时的发生在华夏大地上,让很多政府官员和企业的管理者们一次又一次的给人家交了昂贵的学费。
以前的出口,除了一些名贵的茶叶瓷器和稀有矿产之外,蔬菜出口的价格大多数都是比国内的市场零售价差不多,要是能高个一两毛就足以让人高兴地大肆庆祝了。
但是王家农场不同,这次蔬菜的出口价格即使是政务院的大人们看了也是惊得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平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新农村】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二章采收蔬菜〗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412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