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二章 不休的河(1/3)
除了教育,物资的往来,也是令小村的人们头痛的问题。
比如:建房。你的砖最方便的时候,只能运到河边。因为河边挨着公路。砖运到河边之后。你得把砖卸下,然后弄下河坡,搬过河,再运回家。一块四四正正的砖,经过这么的折腾,
其他物资的往来等到用的时候,早已经是没棱没角的了。,也难免获此殊遇。
要是碰上架在河面上的竹排松了,旧了。你走在上面,还得小心。要不,吃不了,还得兜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看漏了眼,踏错了脚,不把你放在河里,或是夹了你脚,扭了你腰,算你万幸。
小村的交通,最便利的时节,是在河水干涸期。每到涸水期,小村的村民们,就会在河面上架起竹桥。这种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东东,浮在水里的,叫做竹排;架在水面上的,叫做竹桥。它们大多是用当地盛产的簕竹做成。河面架了竹排或者竹桥,人们过往两岸,就轻松许多了。最起码,不用脱鞋,湿脚。
这种简易的过河方法,利益了小村的一代又一代村民。可这临时架设的过河工具,特怕河水大。
河水一涨,这些竹排,拴得牢,还好。要是拴不牢,就会随水去了。
要是没这些看上过松松垮垮,走上去,吱吱呀呀的竹家伙。
小村的村民们,又得重新涉水而过了。
为了避免于此,没了竹桥的小村,不得不再次筹备新架设竹桥的事了。
那样,人们又得为了砍竹筏木的事,召集会议,商讨一番,絮聒一阵。村人先得筹集好米粮和钱两。然后,再策划一下。众人筹集上来的钱米,是扎排人的伙食和人工。用多用少,一切看着办,可排一定要扎得结实。否则,人们会戳背脊骨滴。当然,这种马虎不得的事,也不是你想做,就做得了的事。
你得在村中有威信!人家才抬举你。你要是个吊儿郎当的货?
——我靠!
——一边去罢。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的了。
如此这般,在村老忙活了十天半月之后,新的竹排,才得以在原来的河道上架设起来,供人们往来行踏。
每当洪水把竹排冲开,或者冲走的话。人们的生活,就大为不便了。
竹排还在的话,你还可以撑着竹排过去。撑排,也不是件轻松事。你随时有翻排的思想准备。时常接受河水的洗礼,是过河人家的家常便饭。要是没了竹排,你又急于过河。那么,你得掂量掂量。正所谓;欺山莫欺水,是为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河鞭】最新更新章节〖作品相关 第二章 不休的河〗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41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