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青楼女子(1/2)

夜已深沉,黄梦梁等早已人睡觉休息。金奶奶还坐在椅子上,手捧那支刻有篆字的洞箫出神。那篆字黄梦梁不认得,可金奶奶一瞅就知,刻的是一句诗文:淡月伴幽云。金额奶奶当然认识这篆字,因为,诗文中的“淡月”便是她少女时的艺名。

金奶奶怀抱洞箫,眼睛望着屋外一轮皓月,思绪许是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

淡月七岁的时候,被人贩子卖到一家叫翠云的青楼,小小年纪就在那做了服侍别人的丫头。虽然淡月在翠云那饱受人凌辱与白眼,可她自幼便聪明伶俐,跟着青楼那些能弹会唱的“姐姐”,偷偷学会了琴箫诗唱,到她十四岁时,就出落成了一位色艺双绝的头牌名妓。翠云的鸨母见淡月是棵摇钱树,为了在淡月身上获取最大的收益,就对外宣称,淡月是只卖艺不卖身,谁要想请淡月姑娘献艺或者赔酒,那得花大把的银子。

对得不到的女人,男人愈是心痒难捺,更何况是位色艺双绝的红优伶。一时,成都街面有钱的公子,有权的衙内,无不蜂拥翠云而来,一睹淡月芳容而荣。那情形可用趋之若鹜四个字来形容,倒把那些有钱有势的男人们,一副明是风花雪月、暗为逐色追艳的俗物嘴脸显露得淋漓尽致。

翠云楼的鸨母银子大把大把的赚进腰包,但无形之中,淡月姑娘的身份地位也高涨起来。她高兴要见客人就见,不高兴便闭门不出,看在淡月能赚钱的份上,鸨母也拿她没办法。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溜走,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个十分老套然而却又是真实的故事,淡月姑娘的命运有了重大的改变。

那一天,淡月去青羊宫烧香祈福,祈福后,刚出青羊宫道观大门,遇到几位公子哥儿。这几位公子哥儿认识淡月,可能吃过淡月的闭门羹,心中很是不爽。今日,见淡月同一个小丫环从青羊宫出来,就拦住她,想说几句调戏的话,发泄一下不满。

淡月平时也是高傲的女子,受翠云楼上上下下的吹捧,以及诸多附庸风雅男人的奉承,养成了骄恣颐指的性子。她见几个青年男子出言调戏,也不示弱,回嘴反讥。这样一来,惹恼了那几位公子哥儿,竟出手拉扯起来。

恰在此时,金忠良也去青羊宫喝茶,瞧到这一幕闹剧。金忠良这人虽是进士,还有些正义良心——不然,后来他也不会与恭亲王、康有为他们一起去闹“戊戌变法”什么的了——见几个男人围住一年轻女子拉扯,忍不住上前将众人喝住。

这群公子哥儿中,有人认得金忠良,知他是知府衙门的同知,官儿只比知府老爷小一级,断是惹不起的,便一哄而散,溜之大吉。见那些男子散去,金忠良对淡月说早些回去,姑娘家的仅与一个丫环出门,得小心一点,世道并不那么太平。

说罢,金忠良便自进了青羊宫,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金忠良没把这事放心上,可淡月却跟他不一样。她见一位书生模样的男人,几句话说喝退了那群公子哥儿,不免对他感激万分。在淡月心里,赶走那些臭不要脸的男人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她脑子内一下联想到英雄救美的方面上来。

淡月平时弹琴吹箫,陪客卖笑,闲暇时还爱看些野史佚文,对梁红玉、李师师、董小宛等名妓的故事了如指掌,心中也盼着有朝一日遇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与他相夫教子,脱却这红尘苦海。今日一见金忠良,那颗芳心竟悄悄放在了他的身上。

这淡月也是聪明,离开青羊宫时就向附近的商贩打听,刚才那人是谁。人家告诉她,那位书生其实是位官老爷,是成都知府的同知大人。于是,淡月便把金忠良相貌与名字牢牢记在心里了。

大约金忠良与淡月真的有一段姻缘。过了半月,金忠良京城来了位同榜进士的朋友,是去贵州一县任知县,路过成都,自然要来看望金忠良。那时,同榜题名的进士,若又是同一位主考官录取,就有了同师之名,便就有了师兄弟之谊了。

其实,这是一种拉帮结派的潜规则,是为了在官场混迹发达的手段罢了。呵呵,如果诸位留心,或许在今日也能见到它不灭的影子。

有朋至远方来,金忠良自然得款待。他邀上一帮朋友,陪京城来的“师兄弟”去喝酒吃饭。本地的位朋友就说,翠云楼不错,特别是有位叫淡月的姑娘可说是成都出名的的美女,能歌善舞不说,还能赋诗作画,端的是位可人的小妮子。平时,金大人过得像个苦行僧,今日必得去翠云楼喝一台花酒,释放一下情怀。

抵不过众人的游说,金忠良只得恭敬不如从命,随大家去了翠云楼。他们俱是官,翠云楼的鸨母自是殷勤伺候,连忙去叫淡月出来陪客。那鸨母本还担心淡月使性子不见客,可一对她说是同知金大人请客,那淡月二话不说,抱着琵琶就来到席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绝品小农民】最新更新章节〖192、青楼女子〗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0/41000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