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好运气(1/2)
第250章 好运气
渐渐的,羌人就在中原王朝的‘感化’下逐步接受了这个称呼,并不可避免的开始顺应这个族类划分来分辨自己的族群。
只是区分的并不怎么靠谱。
黄河九曲一路蜿蜒,就导致了羌人与藏人地界交接之地,河下游的人认为自己是羌人,上游的是藏人,下游的也可能是藏人。
而河上下的人可能都是这样以为的。
双方族类划分的不是很清楚,但至少这片交界地的人对待汉人的态度是差不多的。
外来者。
带来压迫的外来者。
所以说巴蜀是个好地方。
进去不容易,出来也难。
向地主阶级妥协后内部稍显稳固的大西又想出山。
郑成功走了,北边打起来了。
满清与蒙古王公和亲是为了统筹蒙古,如今沈阳周边的蒙古都跑关内去了。
“真让他遇上了?”
作为一个走哪儿吃哪儿的流寇,还不是四川本地人,统治手段对底层百姓来说也是噩梦级别,大西政权建立之初的稳定程度可想而知。
一连串念下来,朱由检不由得皱起眉头。
紧接着就是黑旗水师的战报了。
“禀陛下,这是三大营的请战折子。”
正黑旗没必要和蒙古王公交好。
更别说还有发丘他老朱家祖坟这笔账呢!
“让王大伴运作一下吧,待会儿朕列出一个名单,让他暗中对名单上的人进行招抚,如果名单上的人之后被明军俘获了,尽量设法保全下来.下一折。”
之前朝鲜逃奴奔来正黑旗的高峰期,也是正黑旗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乃是隆冬时节,鸭绿水冻结后一群群衣衫褴褛的逃奴就涌了过来,路上就能冻死三四成。
折子里还顺道请了个安,朱由检也干脆视作请安折子,一笔带过。
“剩下俩一并给朕。”
两个红红的‘不可’写上去,朱由检翻开了程阔的折子。
本来拿下四川全境后大西要出山的,但这时郑成功带兵来了,内部轰然爆发了不少地主叛乱。
抢了就抢了。
但说他杀的不多,那也是扯淡。
一次三封折子一起被递了上来。
但和他比起来,他军中的一些人才是最让朱由检关心,可谓是牵肠挂肚的人。
至于那自那所谓圣喻碑魔改而来的七杀诗.也对得上张献忠作为了。
三大营在朱由检的鼓动下同气连枝,这请战折子该是三大营一起合计的结果,程阔估计是没劝过来,只能跟着上了一封。
“.假意对宁远城施以炮火,实则大军奔赴中后所,宝船舰炮齐发!随后掷火入城,将中后所内民宅塔楼焚烧半数.
又故技重施,烧却余下半成,水师随即乘舟登岸,城内小股清军与水师交战不过片刻便退走,我军炸毁一段城墙后乘船离岸。”
可因为‘羌’这个字的存在,羌人们内部氏族异常团结,种群意识也格外强烈。
本以为是厄济根逮住了一个不服的小部落,可转眼一看。
照顾好被抢过来的蒙古人就好。
朵颜卫所属地区的状况朱由检是知道的,派厄济根出击也就是牧马为主,向西北的蒙古部族宣示存在,所以牧马地被他划在了锦州以北,同时修筑一座小寨城作为据点。
而大西在政权转变上不如大顺。
最后一封折子嘛,朱由检看了便眉头一挑。
“命金扬武前去接应厄济根。”
虽然这个说法怪怪的。
朱由检只恨自己离四川太远,不然指定不能放任张献忠盘踞四川。
一户一户拖家带口来的就归入民籍,如今不是种地的时候就去放羊狩猎采药,总之得干活儿。
眼下有了私港和粘杆处的关注,那些农奴从一个封建奴隶制国度奔向另一个封建奴隶制国度的途中就会安全许多了。
“这是?”
果不其然是跟风性质的折子。
提前感受到坚船利炮的压迫感了属于是。
直到科尔沁蒙古向锦州求援,蒙八旗精骑出击这才给厄济根逼了回去。
朱批一笔给厄济根的折子写了点安抚的话,朱由检随即下令。
朱由检眉头一皱扯过来:“纳泰他们还好说,祥建来凑什么热闹。”
而大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更新章节〖第250章 好运气〗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1/41104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