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两面开花(1/2)
第338章 两面开花
保护奴隶。
其实是保护奴隶主。
也能顺道保护下地方治安。
现在摆在正黑旗面前的,致使对人口,奴隶渴求的原因很简单。
来自朱由检给出,粘杆处和地方官员的生产技术试行。
来自周边以及内部膨胀的市场需求。
以及穷兵黩武的战争。
都让正黑旗迫切的渴求着劳力,产出更多的资源,支撑膨胀的市场需求,更大规模的战事,摄取更多的财富,继续扩大市场,然后以此循环滚雪球。
而既然写下了保护奴隶的法令,那么朱由检自然是没有扼制这雪球的想法。
所以一转眼,他在以凯茂林等返乡黑旗诸族为首,羯拉玛,纳泰等目前还在外作战的首领亦有著名,连焦伯庆都被说动了签上名字的折子上写下了一个‘可’。
折子的内容倒也不是直接和朝鲜开战。
只是轻描淡写的请求王爷让正黑旗内的旗丁可以在鸭绿水北面,海参崴以北,搜寻野民,然后让粘杆处快点给这些野民上奴籍,然后快点做公证过流程瓜分掉。
这事儿他们早就在干了。
如今特意上折子求一个‘可’字。
说是只在鸭绿水以北活动。
谁信呢。
联名的黑旗部落和诸位将领都知道兀儿特看得出来他们想干什么,朱由检也确实看出来了。
但敦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朱由检又提笔在折子下多批了一行小字。
‘取奴而不取民,取贱而不取贵,各军到处,当与人为善,勿要惊扰官民,并于鸭绿卫设监察一人,奴人司试行,遵奴典待入境之奴。’
奴隶不算是人。
只取奴隶而少霍霍朝鲜的士大夫阶层,与朝鲜的矛盾就不会被激化。
顶多被嘴两句而已。
而且这些地主士大夫活着,他们就能接着蓄奴。
这样就能可持续性发展。
抢之不尽。
“发回去吧,刚才你说我儿媺娖到遵化了?”
“嗻,禀陛下,公主所部黑蓝旗兵马半个时辰前刚到,正于城外听调。”
“那事不宜迟,今天也是个好日子,换身衣服吧,走一遭思陵。”
“嗻。”
春日,大明平西王携王女与黑旗军中将领前往昌平州思陵祭拜崇祯皇帝,平西王下拜长泣,王女亦久泣不止,待归,尚落泪。
“作秀颇有些过了啊。”
消息送大明大明右佥都御史陈贞慧这儿,让他为之咋舌。
吴三桂在昌平州就大营就驻扎在思陵边上了,据说刚到时天天祭拜天天哭。
但人哭好歹还有个缘由。
你一野人就听说一下,也颇有阵仗的哭一场。
“不过由此,可见黑旗王对我大明忠谨。”
“不好说,总之先记下吧。”
“对了,那澡堂子?”
“修的差不多了,招点工就能放开。”
“那挺好,诺,大人瞧瞧这个,那黑旗王那边要在通州地方募工,把闲散民夫和流民之类都招到辽东做工,等辽东春耕后又发回来。”
陈贞慧闻言眉头一皱,接过文件。
“辽东内真像朝中说的那么安稳吗?”
真是募工也没啥,河北京师蒙难,大量的百姓要么南逃,要么就顺着正黑旗开的口子奔通州而来避难。
这就导致通州内部有很多的流民。
地方消化一批,之前黑旗国号召返乡就带走了一批,如今若是还能带走一批,反倒能减轻他们这些接手了通州政务的御史团的担子。
但问题是。
送羊入虎口的事儿他们可是不能干啊。
可看着看着,陈贞慧拍板道:“那就帮着他们募吧。”
文件上说是他们能派人监管呢。
正好他们御史团也能往辽东走一走。
毕竟锦衣卫可不为他们服务,他们对辽东的信息,仅仅只来源于朝廷,如今又孤悬海外与朝廷只能通过天津前线和水路交流,自然对辽东缺乏了解。
“对了,那些投了黑旗的汉官真就一个有回音的都没有?”
“没有,无论是唐通之子还是那些汉人将领,都没有,有的还直接把信件和礼物送回来了。”
“嘶”
“是个人就要啊是个人就要!男丁一月一两五钱!女人一月一两!十岁以上未及十三岁的男一月八钱银子!女一月五钱银子!管吃管喝管住!能干活就有钱拿啊!”
悠长的吆喝声在通州城外不断响起。
很快就引来了长长的队列,以及大量看热闹的人。
“真不要命啊,工钱能给这么厚,去了有没有命花还不知道呢!”
“怎么敢往野人窝里钻的!”
“别看!你看什么看,难不成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更新章节〖第338章 两面开花〗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1/41104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