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汝听,人言否?!(1/2)
夏日绵绵,仿佛没有尽头。>
就在陕北旱灾稍有缓解之际,朝堂上却有人提及立后之事,说什么内治乃人伦之本,如今六宫无主,便该选贤德高位嫔妃继立中宫、以正内帷。>
同时,还有人提议皇帝选秀,从满蒙世家中选取德行兼备之人,立为皇后。>
总之,一时间朝堂为了后位吵翻了天。>
结果被皇帝以思念元后乌拉那拉氏为由婉拒,甚至还拿出先帝朝后位空悬的先例来做例子,表示自己不欲再立皇后。>
皇帝既明白表态,这事儿原本就可以消停了。偏生这时候,又有人上折子,建议皇帝立皇贵妃,代掌凤印、执六宫事。>
这下子雍正恼了,怒斥、贬官,一波走起。>
而舒锦,依然很淡定,如常前往万方安和伺候太后汤药。>
话说,就拉个肚子而已,折腾了这么多日,乌雅太后竟还没好利索!>
唉,可见是乌雅太后真的老了。>
“立皇贵妃掌摄凤印?”乌雅太后嗤地发出冷笑,“贵妃,这是直指你呢!”>
舒锦淡淡一笑,“臣妾出身微末,耿家在朝堂上官卑职小。”>
我娘家可没本事掀起这样的风浪。>
所以,雍正不傻,猜得到是谁在搞事。>
乌雅太后道:“如此可见,年氏不是安分之辈!”>
舒锦叹了口气,一时无言。敦妃只怕也看出来了,皇帝不可能立两个贵妃并尊,所以想出来这样的迂回之策。另外,怕是也有捧杀她的意思。>
只可惜,这点小心眼,哪里瞒得过老谋深算的雍正?>
所以,注定只是一场闹剧罢了。>
舒锦微微带笑:“太后娘娘,闹这样一出,于前朝后宫,都无任任何意义,皇上圣心独裁,没有人能左右。”>
这既是在说年氏,也是在说乌雅太后。>
乌雅太后深深打量了一眼这位愈发富态沉稳的贵妃,“皇帝这么多嫔妃,也难怪只有你能走到这一步。”——耿氏如今,不敢说稳赢,但也是十拿九稳了。>
太后幽幽叹了口气,“做哥哥的,对弟弟严苛,若是换了是侄子,是否会宽和一些呢?”>
舒锦听得心惊,这位太后娘娘,自己半截入土,倒是惦记起雍正百年之后的事儿了!>
“太后娘娘,您该喝药了。”治一治你的妄想症吧!舒锦腹诽。你这些年,对哪个后妃有过好脸色,凭啥侄子继位了,就得善待你小儿子?!呵呵!>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多嫔妃中,舒锦与太后算是结怨最浅的了,所以,若是弘昼能赢,十四爷的确是可以稍微期待一下。反正到时候总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饮尽了这碗苦药,太后面容苦涩,“是哀家无能啊!”不但不能帮小十四成事,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幽禁了这么多年……>
舒锦心中呵呵哒,无能不是错,错的是无能还要惹是生非!惹了事之后,还不肯低头服软,怪得了谁?!>
太后看了一眼哑巴似的贵妃,不免有些烦躁,“哀家乏了,你退下吧。”耿氏谨慎,是不会给她任何许诺的。>
舒锦松了一口气,“太后娘娘好生歇息,臣妾明日再来侍疾。”>
难得可以早退一回,真是不容易。>
回到澹宁殿,却发现她书房里杵着一只老皇帝。>
没错,雍正自从嗑药后,舒锦发现他老得更快了,再加上常年案牍劳形、睡眠不足的缘故,活像个糟老头子。>
不不,本来就是个糟老头子。>
舒锦忙上前给糟老头子请了个安,“皇上何时来的?”>
雍正放下手中的字画,不由道:“你字倒是略有几分小成了。”>
能够得到雍正这般称许,舒锦还是不免有些小得意,但面上依旧谦恭:“臣妾本是愚钝之人,不过就是写得多了罢了。”>
雍正微微颔首:“勤能补拙,是这个理。”>
舒锦:啊呸,真不会说话!多夸我几句会死啊?!>
这糟老头子愈发直男了。>
雍正上下扫了耿氏一眼,一如既往富态、气色也极好,一看就是长命百岁的模样。雍正心下不由羡慕不已,“这些日子侍疾辛苦,你倒是不见瘦。”>
舒锦:我好吃好喝,为何要瘦?>
舒锦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脸颊,“太医说,臣妾脾胃甚好,所以难免富态些。”>
富态些好,安全。>
好吧,就算她现在瘦成一道闪电,也不必担心肉身安全问题了。>
雍正微微颔首,“你是有福气的人。”>
说着,雍正忽的话锋一转,“最近朝堂的事情,你可听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裕妃娘娘躺赢日常】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六一章 汝听,人言否?!〗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5/41518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