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故友(1/4)

第207章 故友

这世界的佛家能和道家分庭抗礼,除了教义,人数自然也不少。

由于庙产不用交税的缘故,和尚们不能说富得流油,日子至少也比普通百姓好过的多。

君不见,寺雕画栋,佛穿金装。

如果不考虑传宗接代愧对先人,当和尚,绝对是一个挤破头的职业。

丐帮被称作天下第一大帮,号称弟子数十万,在天下的和尚面前,也只是个弟弟。

当朝太师文道非年轻的时候,曾上过一道名为《僧人蛀国论》的奏章。言及僧人不事生产,却坐拥大片土地庙产,且不用给朝廷交税。一些知名寺庙,朝廷和地方官府,每年还要给定期拨款。痛斥这些只知念经和忽悠信众的和尚,就是大周朝廷最大的蛀虫。

奏章称,当前大周国内的和尚已超过百万,比大周的军士还多。

而且,因为信念统一,又有大禅寺这个领袖存在,这些和尚几乎抱成了一团。很多时候,大周朝廷的命令,甚至没有大禅寺的法旨管用。

可以说,对大周朝廷的统治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存在巨大的风险。

这篇奏章,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历数僧人及当前对僧人近乎放纵的管理制度的弊端和危害,言及若是将庙产收归国有或者对僧人的土地收税,每年能为朝廷增加数百万两的收入,从青壮和尚中,也至少能聚集十万僧兵,支援边疆防御和建设。

奏章刚一传开,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就连大周皇族统治者,甚至都被说动,动了类似前朝厉帝般的灭佛心思。

可惜,佛家发展这么多年,到底早已深入人心,渗透到大周天下的方方面面。就连皇宫之中,也建有专供老太后礼佛的辉煌佛寺。历代大禅寺方丈,更是按照惯例自动受封大周国师。

大周统治者的心思刚动,就引来了天大的祸端。

灭佛之事,不得不胎死腹中。

就连上这道奏章的文道非,若不是当时的儒门门主一力庇护,也早已被愤怒的佛家信徒们当作异端烧死。

此后数十年,文道非不得不韬光养晦。即便后来贵为当朝太师,也再也不敢有丝毫得罪佛家的行为。

当世佛家势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佛家能如此强盛,除了教义和信众,更因为其足以和和道家分庭抗礼的佛门武学。

单一个大禅寺,就号称有七十二种绝学。达不到绝学标准的武学,更是多如牛毛。

天下和尚百万,虽不是人人练武,总数加起来却也绝对惊人。

抛开在天榜中排名第三的大禅寺方丈净空之外,最出名的,就是江南面前这法号行颠的“杀生和尚”。

据说,杀生和尚原本也是大禅寺的僧人,是大禅寺最耀眼的武道天才。

只是,行颠在修行武学时,对大禅寺的教义似乎有所曲解,路子走偏了,认为只要“杀”了犯下罪孽之人,才算真的超度。

于是,接连犯下杀孽,引得江湖哗然。

为了大禅寺和佛家的声誉,净空不得不忍痛,把行颠逐出了寺院。

杀生和尚虽然离开了大禅寺,却没有改变向佛之心,始终保持着僧人的身份,就连“行颠”这个法号,也一直保留使用。

尤其是在杀人之后,往往还会念上一句“阿弥陀佛”,替死者超度。

杀生和尚也确实不负天才之名,即便没了大禅寺的支撑,也成功突破到了先天之境。在先天宗师之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强者。光是死在他拳下的先天强者,就不下一掌之数。

其名气,比起“南拳”神拳无敌王猛,也不遑多让。

至少,明面上,王猛杀死的先天宗师,就没有杀生和尚多。

江南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面前这个隐居海边渔村的银发老人,竟然就是凶名赫赫的“杀生和尚”。

心中凛然之时,也不由得有些兴奋。

给这位以嗜杀著名的凶人“看门”,那可是比“伴君如伴虎”还要令人紧张。谁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杀心一起,随手把自己咔嚓了。

枉然,收获也同样令人期待。

不说万一得到了这位武学宗师的指点,就是想想等过了子时,用神通从他身上偷到的东西,就足以令人激动。

银发老人杀生和尚行颠,显然也感应到了两人情绪的剧烈波动。不过,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这些年,听到他的名字,有这样反应的人,他见的多了。

行颠亲自动手,收敛了驼背老人老福的尸体。

又从渔村一户老人家里借来了一副寿材,在僻静之处选了个风水宝地,亲自用镐头,纯粹用肉身之力一下一下的挖了个大坑,把装着老福的寿材埋了进去。

这个过程中,江南数次想要帮忙,都被行颠默不作声的挥手拒绝。

新坟堆好,行颠又从远处搬来了一块半人高的大石。

手掌在大石上比划了几下,石屑就如豆腐般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武侠:开局觉醒偷天之爪】最新更新章节〖第207章 故友〗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7/41704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