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决战黄十龙(十六)(1/2)
汉军神兵天降。>
扶桑若狭国中的两位大名家门,犹如雪花一般融化了。>
好消息不断的传来。与平晴信死守居城不同,佐藤家的人在战斗之前,就收拾了金银细软,带走了部分的粮食跑了。>
其余四座小城,或被攻破,或被顺利接收。>
全部被汉军占据。>
等吴年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这八万多石高的若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与汉军为敌的势力。>
松平一心也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方,停泊了战船,打算建造水寨,把战船与军需物资保护起来。>
第三天。吴年强壮的身体,恢复了过来。大部分的汉军战兵,也恢复了过来。>
中军大帐内。>
吴年穿着汉王盔甲,威风凛凛的坐在主位上,下方是王贵等五位步军大将,以及成玉琏、松平一心、若狭县令陈宗要。>
吴年沉声说道:“若狭县,再无明面上的敌人。但是暗地里还有隐患,丰臣大吉的海军,也肯定会来袭。”>
“按照原本的计划。陈大人。松平将军、李将军你们三位留守。分别管民事、陆上防御、海军。”>
“军需物资,酌情分配。”>
“其余人。跟着寡人沿着大道,翻山越岭。进攻京都,俘虏天皇。”>
说到最后,吴年的左手握着腰间的钢刀刀柄,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如雷音钟声,气势煊赫。>
若狭只是小泥潭,京都才是广阔天空。>
我吴年来了。>
带兵杀来了。>
“是。”>
众人整齐划一的站了起来,对着吴年躬身应是。>
过了不久,四个万户的汉军开始拆除营寨,把必要的军需物资装上收集来的大车,沿着大道往京都而去。>
京都在南方,需要翻越不少矮山。但对强壮的汉军战兵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在行军的途中,他们因为晕船而虚弱的身体,更进一步恢复了。>
道路的附近,有不少大名的城堡。但是汉军统统无视了,直奔京都城。>
京都城已经鸡飞狗跳了。>
京都城。>
作为仿造唐朝的长安、洛阳建造的巨大城池。京都城是整个扶桑唯一汉人风格的城池。>
由巨大的城墙包裹起来,百姓、商人、公卿贵族、皇族都在城中生活。>
扶桑目前是幕府政权,完全架空了天皇。但是天皇名义上还是幕府将军的君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朝廷。>
这座京都城,就是天皇的领地。>
天皇在这座城池中,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出了城池,就没有人听天皇的命令了。>
幕府每年也会给天皇一定的粮食,否则天皇与他的小朝廷的官员,就有可能饿死。>
丰臣将军在京都城中,也有自己的力量。>
名叫京都所司代。>
麾下有三千余人的常备兵力。>
初代也是这一代的京都所司代,是大久保忠光。丰臣幕府的谱代大名,拥有五万石的领地。>
人称丰臣十六将之一,是一位武力强悍,富有才能的武将。>
消息迅速的扩散开来。城中的富商、贵族等有能力逃走的人,都蜂拥出了城池,逃难去了。>
没能力逃走的普通百姓,则被关在了城池中。>
皇宫也十分混乱。当代的扶桑天皇,明正天皇在大殿内,召见了公卿大臣,并幕府代表京都所司代大久保忠光。>
明正天皇跪坐在御座上,身上穿着天皇正服,看起来很慌张。>
今年是扶桑的明正八年。明正天皇登基已经八年,但他是十四岁登基,今年才二十二岁,十分年轻。>
容貌英俊,身材修长,有皇家雍容。>
他与臣下之间隔着竹子制作的帘子。>
公卿大臣们衣袖华丽,养尊处优,此时此刻大部分人都很慌张。>
在他们之中,大久保忠光独树一帜。他浓眉大眼容貌十分的威严,身材健壮,浑身上下散发着精明强干的气息。>
明正天皇慌了,但还是保持了风度,没有说话。而是由专门沟通朝廷与幕府的武家传奏,代为发声。>
武家传奏定了定神,对大久保忠光道:“忠光大人。汉军十万人在若狭国登岸,陛下恐怕京都不保。想要南巡,避之锋芒。”>
话说的委婉,其实就是带着小朝廷,弃城而逃。>
大久保忠光十分从容,弯腰行礼道:“启禀陛下。传闻汉军有十万人,但臣认为不可信。”>
“根据情报,汉军最多六七万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门枭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七十七章 决战黄十龙(十六)〗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7/417613/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