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 零六十四章 检地(1/2)
“这。”陈广却迟疑了起来。能跨海走商的商人,没有一个不是精明的。但有人心狠手辣,有人较为正派。>
他便是正派的人。>
福建的情况,是他告诉吴年的,自己心里头更清楚。>
他看着那些可怜的乡亲,也挺不是滋味的。但如果让他拿钱去接济,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而现在吴年开出了条件。只要把活不下去的百姓运过来,汉朝就会给他钱。>
那他就很乐意了。>
回去家乡,稍微宣传一下。准备大船,一些粮食,便可以把百姓运过来了。>
还有钱拿。>
这海上走商,虽然利润大,但各方面也是要成本的。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货款。>
那些活不下去的乡亲,不用支付货款。>
总而言之。这门生意,那是很好做的。但也有风险。>
现在汉朝与楚国对立。他如果把福建的百姓,偷偷运送到扶桑。楚国要是缉拿他,那就糟糕了。>
吴年看出来了,笑着说道:“你可以仔细想一下。不做也没事,寡人不会强人所难的。”>
“多谢汉王体谅。”陈广一脸感激的抱拳行礼道。>
自古伴君如伴虎。身为高高在上的君王,只要脾气坏一点,自己的迟疑,就会带来大麻烦。>
吴年却是不以为意。果然是汉王,十分的宽仁。>
吴年与陈广也只是萍水相逢,喝完茶后,吴年便让他走了。吴年抬头对北条氏政说道:“等回去军营。你便写信给知府衙门。”>
“让衙门在长崎港宣传。只要海商能把楚国沿海地区的活不下去的百姓运过来。朝廷重重有赏。”>
“但有一点。刚才寡人也跟陈广说了。不许海商掠夺人口贩卖。如果被朝廷查出来了,不仅没有赏赐。朝廷会杀了他们。”>
“是。”北条氏政一一记下,拱手应是。>
“大王真是妙计。楚国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大王转运过来。对百姓有活命之恩。”>
“也可以用来同化扶桑百姓。增加汉国的汉人数量。”>
“又削弱了楚国人口。真是一举多得。”>
京极雪里轻笑了一声,柔声说道。>
“就你这脑瓜子好使。”吴年笑着伸出手来,食指与中指扣起,弹了一下京极雪里那雪白光滑的小脑门儿。>
京极雪里眯了眯眼睛,十分受用。>
王贵、北条氏政低下头,假装自己没看见。>
“这件事情。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就让朝廷、成玉琏、吕声慢慢办吧。”>
“寡人把握一下大方向就行了。”>
说着,吴年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后,露出疲惫之色,说道:“这一趟出来,收获满满。”>
“长崎。不错。”>
“回去军营养精蓄锐吧。还要横渡大海呢。”>
说到这里,吴年摇了摇头,露出为难之色。>
身为陆地君王,大海还真是像地狱一样。>
北条氏政、京极雪里、王贵都是顺从的应了,众人一起离开了茶楼,返回了军营。>
十天时间,眨眼过去了。>
汉军大队人马,在这日早上乘船离开了长崎,迎着汹涌的波涛,向高句丽半岛而去。>
长崎港内,无数百姓观看了这个过程。目送了汉朝建武王陛下的离开。>
汉王来了。>
汉王走了。>
三年时间。却让扶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家政权倒台,天皇成了俘虏。>
偌大的扶桑,姓了【大汉】。叩拜的是大汉建武王。>
扶桑很多家里有钱的年轻人,摒弃了扶桑的武家传统,进入了官办的学院学习。各种私塾,也仿佛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年轻人们先学汉文,再学汉语。>
只要政策延续下去。扶桑就永远是汉土。>
不。>
扶桑、高句丽,现在是幽燕省、新齐省、琉球国。>
大汉建武王,在扶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吴年所料的一样。渡海对他来说是地狱级的难度。>
这日上午。汉军成功抵达了半岛。无数大船靠岸,战兵们忙着往陆地上搬运物资,码头上人来人往。>
吴年上岸后,强撑着进入了中军大帐,然后倒头便睡。>
平稳的陆地,可真香。>
比起吴年。北条氏政这个病秧子,反而很享受渡海的过程,上岸后精神奕奕,看着十分健康。>
汉军的一切行动,以吴年为主。吴年蔫吧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门枭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 零六十四章 检地〗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7/417613/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