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战四方(1/2)
能稳住朝政是一回事。>
面对外敌入侵,是另外一回事。>
权谋与军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李金珠这一刻,与大殿内的文武大臣,没有任何区别,满心的慌张,还有后悔。>
真的。>
李金珠这一辈子做的事情多了,有的对,有的错。有时候将错就错,杀了好人。>
但她从不后悔。>
一切都为了自己的地位,垂帘听政。>
但是现在她后悔了。后悔派遣了使臣过去,拉拢吴年。被拒绝后,又与蒙元合作,遏制吴年。>
后悔派遣了五万战兵,渡过鸭绿江去夺辽东之地。>
没有前因,哪会有后果?>
要不是她贪图辽东土地,以高句丽的实力,自保绝对没有问题。而以吴年的态度。>
目标只是“驱逐鞑虏,光复辽东”。>
然后按照汉人争霸的剧情上演,吴年只会把刀刃对准楚国,而不会盯着高句丽。>
现在好了。>
她主动惹了不该惹的人。>
而且。她还轻敌大意了。辽东猛虎果然是辽东猛虎啊,能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她明明有扶桑人的支持啊。>
吴年竟然还敢袭击她。>
真的是。>
莽夫啊。>
李金珠轻轻摇头,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是该怎么办的时候。她抬起头来,目视前方重臣们。>
她的目光没有在自己的父亲,领议政大臣李雍山的身上停留哪怕一刻。而是落在了李允宠、赵曼成的身上。>
李允宠、赵曼成看到了李金珠的目光之后,没有犹豫。>
李允宠走出了队列,对李金珠抱拳行礼道:“太后不必忧心。在我看来,吴年不过是瓮中捉鳖而已,随手可擒。”>
“李将军说的对。吴年已经堕入瓮中。”赵曼成也走了出来,抱拳行礼道。>
谁都知道,这二人说的是场面话,提振士气用的。但是在人人慌乱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这番话,却也是非同凡响。>
李金珠定了定神,镇定从容了许多,轻声说道:“二位将军往下说。”>
李允宠转头对赵曼成点了点头,退回了队列。>
赵曼成轻轻颔首,继续抱拳说道:“启禀太后。吴年骁勇善战,依靠我们目前的实力,很难与他抗衡。”>
“但是蒙元人在他北方虎视眈眈。代亲王纯远率领九个万户的战兵,屯扎在黄龙府。”>
“熊无我乃楚国名将,坐镇山海关,手中马步军八万。”>
“这二人与吴年都有新仇旧恨,岂能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起兵,袭击吴年后背。”>
“丰臣将军与我们联盟,一定会派遣海军袭击辽东广川、南海二府。我们还可以请求他派遣陆军支援我们。”>
“这样一来。吴年等于是一个人与我们四方势力为敌,与四十万战兵交战。”>
“再说了。吴年一直以来在辽东作战,得人心。但他现在攻入高句丽,等于是深入敌国,没有人民支持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不到吴年怎么能不败亡。”>
李金珠与重臣们听了赵曼成的话之后,愈发镇定了起来。>
李金珠把右手放在了凭几上,坐姿稍稍松懈了下来。>
“赵将军。真是老成谋国,国家柱石。”李金珠先称赞了一声,然后问道:“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李金珠虽然不懂军事,但是知道该认真做事。>
赵曼成昂起头来,说道:“第一步臣刚才说了,请求丰臣援兵。”>
“第二步。集中兵力驻守京城附近。只要京城在,吴年就不能扩大战果。我们依靠南方府、县的实力,可以与吴年对耗。慢慢的,他就耗不起了。”>
说到这里,赵曼成冷笑了一声,说道:“以辽东的土地、人口。他想吞灭高句丽,无异于蛇吞象。太贪。”>
深呼吸了一口后,赵曼成又说道:“第三步。吴年得到义州府、江界府已经是事实。我们布防在鸭绿江上的水军营寨,就变得很危险。立刻传令他们,向北往甲山府集结。”>
“只要我们完成以上三步。以高句丽的国力,以太后的贤明。文官统筹,武将死战。区区吴年,不足为虑。”>
“嗯。”李金珠看着赵曼成英俊雄武的脸颊,感受着其过人的气势,不由的心中大定,轻轻颔首。>
就在这时,一名重臣走了出来,对赵曼成一抱拳,询问道:“赵将军。恕我直言。现在我们在鸭绿江上,还有数万水军。为什么不在集结之后,阻止吴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门枭虎】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战四方〗地址https://wap.xbqg99.net/417/41761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