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坑底惊魂(1)(1/3)

第四十八章 坑底惊魂(1)

袁帆曾关注过一些中国古字的话题,对契丹有过一点了解,看过几张契丹碑刻的照片,回忆起来,字形风格上倒是与门洞上那些个字很是相似。 其实从学术意义上讲,契丹已经是一种死字——如果能读懂满的人算是万里挑一的话,那契丹可真是六十亿里也挑不出一个了。其实在这种字最辉煌的时候,它在契丹族之中的识别率还不及汉字,只是契丹所建立的辽国武力上压制住了北宋,可能辽国皇族觉得契丹无独立字有失风范,这才创立了契丹,而后契丹也随着契丹族汉化的愈发严重而逐渐式微,至辽国灭亡时,契丹就基本宣称灭亡了。

而眼前这段字,如果确定是契丹,那问题也就来了:明明是满清宝藏,为什么会出现契丹呢?或者这段契丹就像之前看到的那段满一样,其实表达的是别的语言的意思?但是清朝的建立是在契丹族之后几百年,按那时契丹已经失传,这又怎么解释呢?

想来想去,不得要领,但袁帆却可以认定一条:如果这段话是契丹,那么无论它想表达什么,自己也都无法解答,多想无疑白费心机。再写在这么个门洞上,想来多半是明里面作用或者警示之类的话,不管是什么,自己一行人左右还是要进去的,所以多想无益,还是赶紧找出路要紧,长期被困在这么个地方可不是个什么好事。

因为大家都急于找路出去,因此饭后也没做太多停留,便在罗汉的带领下往那门洞里去了。门洞里的石壁倒是有些开凿痕迹,但是看起来也应该实在天然石壁上把通道宽度给扩展了。

几个人下了一段,只觉温度又升高了些,前方的通道却分成了两岔,罗汉把脑袋往左边的高大洞口里探了探,不知看见了什么,身子忽然退了半步,嘴里出了一口凉气。

跟在罗汉身后的袁帆不知道罗汉被什么惊了一下,于是也探头往洞口里而看了一眼,见这洞口之下是一个足有五六米深、几十米宽的大坑,而这大坑之中……满满的、层层叠叠的,尽是骸骨!

袁帆见了眼前的情景,不由也是惊退了几步,捂着胸口,深呼吸了好几次,这才稳住心神。

虽惊了一下,但不久前才和骸骨有了些亲密接触的袁帆,多少也有了些承受能力,猛见那么多骸骨虽然视觉上被冲击了一下,但只看了一眼,还是有些好奇,便伸着脑袋又往里看了看。

下面这坑,看起来有五六米深,但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最上面一层骸骨之下,并不是泥土,而是另一层骸骨,而那层骸骨之下,还压着骸骨,如此层层叠叠,不知道压了多少层累累白骨,根本看不到这坑的真实深度。再看那些骸骨,有的扭曲着身子,有的似在挣扎,有的相互抱着,靠坑边还有一些保持着奋力向上爬的姿势,却至死未能爬得出去……可以想象,当年这些人对死亡极为不甘。而这些骸骨之间,到处可见一种黑线似的东西,想是衣服的残骸。

“我,勒……个……去……”金贝勒也有些被惊到了,终于没能再轻松谈笑,只自言自语似的道:“该不会是修这地方的工匠吧?”

听了金贝勒,几个人都觉得很有可能,像古代修筑陵寝、宝藏之事,为防泄密,大多数时候都要对参与修筑的工匠杀人灭口,这种残忍的做法直到清末仍然盛行,慈禧修坟的时候,最终就杀了所有参与工作的石匠,以避免暴露自己坟墓的构造。这致使后来的军阀孙殿英带领的大军挖了两天都没能找到慈禧坟的地宫入口,但天算不如人算,慈禧所杀的那些工匠之中,却有一个工匠在之前被石头砸晕,监工误以为他已经死,将其‘抛尸’。也正是这个幸存的工匠,最后成就了孙殿英的掘墓大业。想到这些工匠为了别人的理想兢兢业业地辛苦劳作,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由叫人唏嘘。

对此类杀人灭口事件,袁帆虽知道各种记载,但自己亲眼看到这遍地的尸骸,想到这些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不由有些愤恨于那些统治者的残忍,人命于他们而言,或许只是草芥而已。

因为这条道是个尸骸遍布的坑,没有通路,因此前路仍只有一条。几个人见了这些死状惨烈的尸骸,各有所思,都是默默不语。再往前,通道的走势依旧是下行,没走出多远,却见前方通道忽然宽敞起来,下行的趋势于前方陡然变为上升的一个陡坡。

一行人爬上陡坡,发现陡坡之前道路依旧向下延伸,而左右以及上面的空间骤然变大,前方俨然一个更加巨大的坑。

袁帆把矿灯往里照了照,坑中的景象不由让他的紧张情绪骤然加剧——因为刚刚看过一坑的尸骸,所以仅仅一坑的尸骸已经不足以让袁帆如此紧张。除非……那些尸骸是直立的。

放眼望去,这大坑也不知道有多大,矿灯的灯光打过去,只见洞内密密麻麻,数不清的骷髅笔直的站立着,或泛黄或森白或发青或钙化后泛粉红的脑壳在矿灯下反射着阴森森的光,看着就叫人头皮发麻。而奇怪的是,坑底的这些骷髅虽然数量巨大,却并没有站满整个坑底,而是在中间留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秘境诡宝:消失硬盘的致命秘密】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坑底惊魂(1)〗地址https://wap.xbqg99.net/42/428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