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工合成
猎鹰号飞船虽然是一艘登陆飞船,不过当初的工程师们却为它配备了一台明显超出需求的大功率聚变发动机。这种设计当然是有用的,此刻的赵长星便直接拿出了可以在真空低温环境下工作的钻孔机,直接将电源连接到猎鹰号飞船之上,用它的能源开始了工作。
无土栽培车间并不打算直接建造在地面上。之所以如此,一是考虑到平整地表的工程量,二是出于保温需求。赵长星需要在地面上先钻出一些孔,将一些支撑柱固定住,然后在支撑柱上面铺设墙体。
等建设第二期的永久式建筑之时,就需要赵长星耗费精力和时间来平整地面了。
碎石飞溅之中,在高精度测距仪以及小希的帮助之下,一根又一根下端可以自动膨胀的支撑柱被赵长星固定在了塞德娜星的地表之上。它们互相之间排成一条直线,且相互之间距离完全相同。
第一批支撑柱共一百根,占据了100平米的面积。
之后,规划之中的无土栽培车间的地板被取了出来。它们很厚,足足有25厘米,内部集成了水电通道、监控元件、保温层、防辐射层等一系列东西。
一切复杂的东西在当初设计制造之时便已经弄好了,到达塞德娜星的宇航员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将它们简单的拼接起来而已。
同样在测距仪的帮助之下,赵长星将第一块边长一米的正方形地板固定在了四根支撑柱之上,接下来是第二块,第三块,一直铺设了十五块,才结束了这一次登陆的工作。
这一次登陆所携带的东西都已经安装完了。
看了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献库之中检索。
这里记载了人类文明从诞生之初直到灭亡的几乎所有科学资料。小到母猪的产后护理,大到火种号宇宙飞船的建造图纸,这里全都有。
“找到了!”
忽然间,赵长星眼睛一亮。
那是一篇名为“一种新型的电能驱动人工光合作用固定2合成糖”的论文。
在一连串的字符之中,赵长星敏锐的将自己需要的东西挑选了出来。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大米还是小麦,或者土豆、红薯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维持人体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便在于此。因此,只要能想办法通过人工手段合成碳水化合物,就可以解决食物问题。
碳水化合物由氢氧碳三种元素构成,从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水和二氧化碳这两样东西直接将其合成出来——只要能固定二氧化碳就可以。
在以往的人类世界,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算很多,原因很简单,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自然界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合成糖,也即碳水化合物太过普遍,太过简单与廉价,完全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用极其复杂的步骤,耗费极其高昂的成本去人工合成。
就算最先进的合成手段,其合成出的碳水化合物,单位成本也要远远超出雪花牛肉。
一个老农加一亩地,种上一些土豆就能轻易收获到许多的碳水化合物,何必那么麻烦去人工合成?
但对于此刻的赵长星来说,就算人工合成的成本再高,恐怕也必须得去尝试一下了。
他聚精会神的看着这篇论文,心中渐渐明朗起来。
“能源么,有了氢气补充,聚变反应堆那里完全可以承受。水我有很多,二氧化碳也有很多。需要14种生物酶和参与催化?我想一想……恩,这些生物酶玉米种子里都有。需要的设备……改造一下,应该可以凑齐。”
种子虽然珍贵,但少量的用一点还是可以的。
确认整个流程从理论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之后,赵长星心中振奋了起来。他有些舍不得的又用掉了两包营养液,补充了一下体力之后,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章 人工合成〗地址https://wap.xbqg99.net/423/423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