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肥冬瘦年(1/2)
“喂!客官,你怎么走了?”
“哎呀,快回来,还未找你钱哩。卐 ?卐?钱整,比之时下的官钱贵重了三分之一还有多。
相比对客人出手大方的欣喜,更遗憾的自然是未能‘亲近’一番了。
望着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往外走的年轻人,船娘最终只能无奈的摇摇头,遗憾之余,语气中多了一份感激。
“今夜的冬至饭,可以给爹娘多买上一壶桂花酒了。谢谢你,小客官。”
明日乃是冬至,苏州一带的人们向来自称吴人,吴门风俗大多重视至节,即春至夏至秋至冬至,冬至这一日谓之“肥冬瘦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冬至的前一夜称为冬至夜,民间百姓会互相赠送冬至盘等礼物,然后阖家拜冬、祭祖、吃冬至团圆夜饭、畅饮冬酿桂花酒、吃冬至团子、小辈给长辈拜节,一切礼仪几乎如同过年一样,故本地谚语云“冬至大如年”。
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
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走在街上的青衫客脸上带着笑意,他清楚船钱给多了,那是前几日去族长家拜谒时,族里赏下来的。
因为自家这一支和自己本身的缘故,族中同辈大多可以领五十文钱,他却只有区区十文,所以尽管手头拮据,当了解缘由后也不再愤愤,但他还是不待见这十文的永乐大宝,所以一随手就扔给了船娘。
同时一副乳臭未干的外表竟能吸引妇女同志的垂青,心情非常阳光,前世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一世还是没有改变。网?¤?
青衫客姓沈,名叫沈侃,乃是苏州本地颇有名望的吴江沈氏族人。
吴江沈氏的来历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沈氏的始祖为周文王第十子聘季,二世祖伯桓,继承父亲的封地于汝南,国号曰沈。
春秋战国时期,蔡国灭了沈国,子孙后代遂也以国为姓。再后来,秦国变法开始强盛,中原战乱频繁,沈氏遂举族避居江南。
沈侃祖上的名人比如五十一世祖沈约、七十世祖沈括,皆以文学名世。
沈氏在江南各地世代繁衍生息,堂号众多,大多以诗礼传家,自唐宋以来就堪称江南大姓望族之一。
不过到了元末战乱,张士诚据三吴之地,民为兵与朱元璋为敌,即使沈侃这一支的祖先沈子文跑到吴江县城里隐居,还是被登基后的明太祖认定为乡绅支持逆贼张士诚,一道旨意全家被征戎到了广西南丹卫。
反倒是老家故居七零偷偷学习,早已变成了一群不识几个大字的庄稼汉,被朝廷通通赦免。
然后宗祠祖产等通通没了沈侃这一支的份,族人怕被牵连。
话说沈家在南丹卫当军户的日子虽过得清苦,然‘成分’好歹从附逆变成了为国守边。沈子文的儿子沈浩继承了军籍,因随军剿匪有功,受到上司的赏识,随同上司改调到了真定府茂山卫。
不久永乐皇帝攻下了金陵,不信任原先的禁卫系统,一表人才的沈浩被层层选拔为了殿中力士,全家也随之迁到了金陵城。?采“风格淳古,直逼汉魏”,同乡的吏部尚书周用亲自撰写墓志。
沈奎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沈汉,字宗海。少年时家里已经贫穷,一心学习,生的风流倜傥胸有大志,在本地诸生中非常有名,然而求学了整整二十年,才于正德十一年中了乡试,正德十六年考中进士,做了刑部科给事中,当时人已经四十二岁了。
沈汉性情秉直刚硬,不肯低头事权贵,曾因弹劾武定侯郭勋庇护李福达一案,忤逆了嘉靖皇帝,被庭杖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不久削籍为民。
后来朝廷有意举荐他复官,嘉靖皇帝也痛快的恩准了,但沈汉却已经看不惯昏暗的官场,一力推辞,如此在老家安居多年。
自从沈汉做了官后,拥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吴兴沈氏也算有资格可以称之为苏州望族了。但沈汉为官清廉,并没有积攒什么银子,家里日子过得清贫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被许多士林心怀妒忌的好事者讥讽为寒门。
何为寒门?又何为望族?
一般而言,寒门指的是贫寒微贱的穷人家,而望族指的是有声望的官僚或门第显贵的大家族。
但是在江南士林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那些所谓的望族,即祖上声名煊赫的开国功勋之家、或雄踞一方的簪缨之族、或有财有势的乡绅官僚地主家族,或许可以称之为名门豪族,却算不得苏南一地的真正望族。
苏南的著姓望族必须具备四个不成文的条件,先本家族的所有成员皆要识字,每个人都要将读书作为毕生追求,所有家族成员都要以文为营生,不允许任何人从事诸如商贾、屠夫等职业。
这也是为何沈家几代人宁可一辈子闲散度日,任凭家道中落也不肯另谋出路的原因。
第二,家族中要具有良好的文学氛围和诗礼规矩,无分男女皆要出口成章。
第三,家族要具备相当的文学积累,历代成员要创作出一定数量的琴棋书画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大量的文献来证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寒门望族】最新更新章节〖第0003章 肥冬瘦年〗地址https://wap.xbqg99.net/428/428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