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花园夜谈(1/2)

北方民众一心反抗鞑靼强盗集团

新赤眉军新瓦岗军率领民起事

类似的大标题很快就出现在了流求时报的头版头条上当然,大宋境内的民众大部分也都很快知道了。

贾似道非常喜欢流求时报这种安排,对嘛,必须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北方起事,让那帮子老家伙们担心担心

他在早朝上曾经有意暗示群臣北方汉民起事是好事情,但是,会不会有可能把鞑靼大军引到大宋的边境来呢

这种暗示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时间有关可能引来战争的讨论成了压倒一切的问题。

贾似道心中大喜

他暗自想到,现在正是逐一打击对手的时机他马上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开始密谈行动方案。

当然,他仍旧暗令吕氏集团,让他们不断地上奏北方战乱可能会召引来鞑靼大军的消息最好语言含糊些。

当初,大宋和鞑靼人结盟灭金时有过约定,大概意思是在灭金时,双方都不得私下里收留民众。

北方汉民当然愿意跟随大宋而行了,鞑靼人毕竟是异族但是由于大宋军队经常不得不把跟随他们的北方汉民重新交还给鞑靼人,因此,很多北方汉民一怒之下投了鞑靼军队

现在也许由于有了义军的原因吧,一时间有很多北方汉民南渡投奔大宋。

说实话,原先大宋民间对北方汉民的态度并不好,他们也不热衷于北伐来夺回失土。

严格地来说,当初的民族英雄岳飞事实上没有得到民间的支持民众们担心收回故土的行为会增加自己的赋税,而且还可能要承担重建北方的任务。

一句话,民众们认为他们无利可图

民众也许最不关心什么虚名了

前文讲过,虽然在大宋政府层面是对南下的北方人态度很好,但是民间对战争期间逃来的人却不甚喜欢相当多的百姓认为正是那样的人太多了,乱哄哄的不说,还使他们的房价涨了,活计还不好找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以吕氏军事集团为例他们在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上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种植棉花;他们在手工业上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棉纺织行业上。

吕氏军事集团都有些后悔了他们当初不应该往流求岛送那么多的劳动力

原来,劳动力才是财富的创造者啊

南下的北方汉人受到了他们的热烈的欢迎容易沟通,廉价而且好管。

连吕大队长家里都开办了一家小小的棉纱作坊,佣工三十人。

事实上不光吕氏军事集团需要劳动力,其它一些大户人家也极为需要。

棉纺织行业随着优质棉花的种植加大,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此时的大宋从来不缺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士,更不缺具有长远眼光的商人,他们还没有经过鞑靼人或是鞑虏人的轮翻阉割,整个时代仍是一个商业精神十足的时代。

棉布,棉麻布是这个时代最好销售的产品。

当然,他们也知道煤油一定是利润最高的产品但是他们实在是搞不明白流求岛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可是棉布和棉麻布就太简单了,一眼看去就能学会流求岛的制做方法。

他们甚至都跑到山东地区,流求岛的棉花生产基地去和流求岛抢购棉花

许多商人计算得精明,若是人工费便宜一些,他们的棉布照样能像流求岛棉布一样好卖

张岛主责令鲍威大队长对大宋商人的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都算是商业行为了。

张岛主对王德发主家说:“贾老狗眼下没有事了我们又能安稳一段时间。”

王德发主家摇摇头说:“安稳我感觉我们打开了道闸门,真不知道出来的是老虎还是熊猫。

他们连十一二岁的孩子都用来纺纱了”

张岛主笑笑说:“那么说现在已经不是自由经济的萌芽了开始迅猛发展了”

王德发主家白了他一眼,说:“你看他们现在安稳,早晚会出大事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完全不配套”

张岛主决定要好好和自己的朋友聊一聊他这些天的感受。

王德发主家负责工业发展,其实远比他要忙,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

张岛主让妻子安静炒了几个小菜,三个人就是小花园里吃起了晚饭。

一架煤油汽灯将小花园照亮了。

王德发主家担心什么他担心大宋的自由经济发展迟早会和他们的政治体制发生巨大的矛盾,会引发可能比后世更大的内乱

那是一个一亿多人的巨大的市场啊流求岛上的常住人口现在还远远没有一百万人,也许还不足以支撑起他们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大宋千万不能乱

张岛主认真地说:“老王,你呀,赶紧把在那个时空学的某些思想丢了吧。一个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根本不是什么政治体制啊,民主啊之类的”

王德发主家愣了一下,说:“那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与南宋同行】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零九章 花园夜谈〗地址https://wap.xbqg99.net/43/4327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