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诗成!(1/2)
就连醉翁先生也出言劝慰道:>
“铁玄,顾小友虽说才华出众,但毕竟阅历太少,作边塞诗,未免不妥。”>
“不如作首山水诗,同样能展示文采,如何?”>
王铁玄并不答话,而是看向靖王。>
毕竟在场所有人中,只有他才是话事人。>
项青锋眼眸微眯,思绪开始翻飞起来。>
大乾以弓马立国,他更是立志要做出一番功绩,自然也是要上战场的。>
因此,倒是确实很想品鉴一番顾北川的边塞诗。>
于是便出言道:“顾大家稍作尝试即可,若是不行,我等自不会强求。”>
靖王都这样说了,其余人还能说些什么?>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北川身上。>
他们也想看看,这位能五步成诗的淮南才子,究竟能作出怎样的边塞诗!>
顾北川点了点头,却并未立刻开始作诗,而是开口询问道:>
“听闻我大乾北方与大燕割据之处,乃是一座连绵数千里的山脉。地势险峻,气候严寒。”>
“高耸入云处,更是常年覆盖着积雪。”>
“可有此事?”>
项青锋点了点头,道:“不错。”>
“此山脉名为崖余山脉,论险峻,怕是能跻身天下前十甲!”>
“我又听闻,为了抵御大燕贼寇,陛下曾在崖余山脉以南,修建一道雄关,名为玉门,可有此事?”>
“不错,我大乾有两大雄关。”>
“北玉门,南天子,一同拱卫京都,方可保大乾江山,万世无虞。”>
“其中北方玉门关,更是由镇北王叔坐镇。又有十万精锐乾士以供差遣,就算大燕派遣五倍十倍兵力,怕是也难以攻下!”>
项青锋说起此事,言语中难免有些得意。>
毕竟东陲三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大凉依旧是老样子,不温不火。>
大燕则是日薄西山,逐渐落寞。>
反倒是大乾,这十几年由于仁宣皇帝的锐意进取,精于国事,整体国力呈蒸蒸日上之势!>
再加上能征善战的镇北王叔辅佐,养精蓄锐几年,派遣大军,跨过崖余山脉,攻破大燕首都,收复祖宗疆土,将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
届时,父皇只怕能成为大乾开国三百年以来的中兴之君,在史书上也当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身为父皇子嗣,与有荣焉!>
就连一旁的项芷柔也是眉宇飞扬,一脸傲娇之色。>
“我又曾听闻,五年前,大燕曾派出十万铁骑混合二十万大军,强攻玉门关!”>
“玉门虽为天下一等一的雄关,可在此等猛烈的进攻之下,却也摇摇欲坠。”>
“最后是镇北王率军出城,绕至敌军后方,在局势胶着之际悍然杀出。以千人行伍,凿穿大燕万人军阵,这才险胜?”>
“不错,经此一役,镇北王叔名震大乾,声望直追当年在崖余山上封禅祭天的冠军侯!”>
说到此处,项青锋已是面露向往之色。>
仿佛他也曾马踏山川,枪扫日月。>
跟随镇北王横扫大燕精锐。>
只可惜,他生来便是皇室子弟。>
就算每日勤练武功,熟读兵法。>
到如今,已是骑射皆成,却也未曾上过战场。>
毕竟,在战场上,若是皇子被抓,三军主帅难免有所掣肘。>
一旁的项芷柔闻言,同样是不断点头,眼眸中满是自豪之色。>
可见皇室子弟对镇北王之崇敬。>
“顾大家问了这般多,不知胸中可有诗文?”>
“若是没有,那便算了。”>
“北川正有灵感,欲一吐为快,还请殿下指正。”>
闻言,项青锋眉头一挑,来了兴趣,道:“快快道来!”>
顾北川颔首,清了清嗓子,说出第一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此首联一出,众大家皆是浑身一颤。>
尤其是王铁玄,露出肉眼可见的诧异之色。>
他是写边塞诗的行家,所以只一听,便知顾北川水平如何。>
城外敌军滚滚而来,犹如黑云席卷,欲要摧毁城墙。>
将士们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烁。>
仅仅这两句,便将敌军攻城之前的萧瑟肃杀之气,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当真是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小子写出来的?怎么可能?>
基调便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逍遥郡马爷】最新更新章节〖第49章:诗成!〗地址https://wap.xbqg99.net/460/4605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