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铜辇(1/4)
我是半路入行的。>
无门无派,无根无由。>
这些年间走南闯北,也算摸过几个大墓,小发了一笔横财,后又因故家财散尽。>
关于这门行当,您要说什么南派北派摸金发丘,这些门门道道的我不太懂。>
不过您要指一大墓,问这墓源自哪个朝代,是个什么形制,出什么明器,有什么机关,我只需往里边儿这么一钻,诶,立马便能跟您说个 不离十。>
毕竟,我的本职专业就是干这个的,考古。>
这古时候荀子他老人家就说了:“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什么意思呢?>
用大白话说就是活着的人对待亡故的人也应该像生前一样孝敬,不能有半点马虎。>
也正是依托于这一观念,我国才形成独特的丧葬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氏族文化时期,人们就学会用树叶、树皮等包裹尸体并进行染色,连同其生前常用的器具一并埋入土中。>
我提一例子,山顶洞人那遗址都知道吧,这个就被认为是我国埋葬制度的萌芽。>
直到西周,开始有了在墓上封土筑坟头的习俗,而且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
到春秋战国,族葬和邦墓、棺椁、墓祭、居丧都有了进一步的规定,并出现了俑。>
再往后秦始皇一统大国,权力的集中使墓葬变得更加富丽堂皇,秦兵马俑的出土就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例证。>
话说回来,这历朝历代墓葬形制甭管它怎么变化,有一个主题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防盗。>
盗墓与反盗墓,可以说是墓葬史上一个永恒的课题。>
而那些明器珍宝,更是伴随着种种惊险和意外。>
咱这个故事要讲述的,就是我在半道入行后,在地底下所遭遇一些的离奇经历。>
个中真假,不必较真,各位看官且当做茶余饭后消遣谈资罢了(liao)。>
故事开始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叫秦关,生在秦南,更具体点说是在龙岭腹地,一个叫做卧牛坪的大山沟里。>
父母双亲我没见过,自打有记忆起就是跟老爷子一块儿过活,他是从岭上把我捡回来的。>
秦老爷子懂点儿旧时候的方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人在盗墓,哪有时间写笔记】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章 青铜辇〗地址https://wap.xbqg99.net/463/463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