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统一全国货币(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当然要改变,而且要做到快捷、迅速但同时保持高效的改变。”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鹰国、倭奴国在去年都放弃了金本位制。” “这导致我们华国对英镑、日元不断的升值,当然,现阶段我国货币对日元升值影响不大,毕竟我国与倭奴国依然处于战争状态中。” “但一旦米国也放弃了金本位制,我国货币必然会对美元升值,这对国内脆弱的工业、制造业而言,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米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国。” “而据我所知,米国试图通过一项《白银收购法案》,这将进一步促使世界白银的升值……” 即便是在留美经济、金融学高材生宋字闻的面前,张宗卿也是侃侃而谈。 在未来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没有选择参军之前,张宗卿曾系统的选修金融学学科。 所以这些东西在他看来都是极为基础的东西,但以宋字闻看来却是不同了。 此时的宋字闻一脸骇然、一脸震惊。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以统兵打仗而闻名于世的二公子,竟然会对经济有如此深的研究。 二公子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他怎么可以对如此多的东西有深刻的研究。 遍观临时zf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又有哪个个对经济学有如此深的研究? 又有那个能看到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旦经济发生崩塌的现象。 那绝对毁灭性的! 宋字闻一脸崇拜的看着张宗卿,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而言,能够有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头人。 简直就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的至幸。 “华国目前处于复兴与腾飞的阶段,任何的隐患都要彻底压下去。” “银本位制只能拖累国家进一步向前发展,甚至对现在的经济形成致命打击。”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法定货币取代我国现行的银本位制货币。” “现在携我华国大胜倭奴国的余威,国民对国家的信任度极高。” “推行新式货币的政策,正是最好的机会。” 张宗卿的决心很大,无论是从国家统一还是华国的进一步复兴等各方面考虑。 推行货币改制都是势在必行,否则从经济上推动整个国家的强盛,根本就无从谈起。 “二公子,现行的货币制度与太多人的利益有牵扯,还有一些人在前两年已经是大赚特赚,而且目前我国的货币种类太过繁杂,地方上也有铸币大权。” “短视的他们可能并不会支持我们对货币制度进行一些改变。” “如果要改变货币制度的话,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布局,需要……” 宋字闻还想继续说什么,但张宗卿很快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一个统一的国家,就应该只有一种货币,铸造货币的权力只能是出于国家!” “谁要是敢阻扰我们对新式货币的制造以及推行,首先应该问问我手枪中的枪子答应不答应。” 张宗卿的眼眸之中,有极为刚毅的光芒一闪而过。 …… 在张宗卿的强势推行,以及宋子文的主持下。 一种叫做“华币”的货币迅速推向华国国内。 在华币尚未问世之前,即便是在已经成立了联合zf。 但华国的货币依然是五花八门。 甚至在各个自治的省份,都会有一些自己铸就的货币流通。 所以全国统一制式的“华币”问世之后。 在沪市、金陵等主要几个城市,首先掀起了换币的高峰潮流。 几乎都不用过多的宣传,老百姓们甚至是自发的赶往华国各大银行。 将自己手中的货币换成了带着油墨味道的崭新华币。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正如张宗卿的预料,华倭之战后,华国的百姓们对zf的信任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嘿,老刘!你特娘的还在用老式货币啊,你看看我的钱,都是新式纸币啊,二公子都提倡换购的,你这老小子,也快去换吧!” “老李,你这新钱看起来还真是好看,闻着还有一股油墨味,应该是刚印刷出来不久的新钱吧,真是不错啊!” “那当然,这是二公子支持的,我手里拿到的是第一批新钱,不用多久这款新钱肯定会在出现在华国的大街小巷,晚换还不如早换呢,难不成还有人会认为二公子这样顶呱呱的人物,会在乎他们手上那几个小钱么?” “哈哈哈,对,对!是这个道理,我这就去银行换上一批这样的新钱,也算是支持二公子的新式纸币!” “这才对嘛,我们华国在始皇帝那段时间,就有车同轨、书同文一说,在我们华国的货币本来就还是统一的,哪有那么多款货币,支持二公子就对了,他可是带着我们华国打赢了小鬼子啊!”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我这就去把旧钱给换了。” 这段对话几乎发生在华国的每个大城市。 当zf宣布对旧货币进行回收的时候,民众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当然,一些做生意的商人们,也是主动配合zf部门的改制货币政策。 毕竟全国各地的货币种类太多,这对做生意的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麻烦了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顽固的人坚持不肯更换新式货币。 面对这些人,张宗卿就远没有这么客气了。 宋字闻通过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张宗卿李综任】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六章 统一全国货币〗地址https://wap.xbqg99.net/465/46594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