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魏征斩龙(1/2)
李世民淡淡的看着林轩,没有说话。>
林轩说的那些除了冬季耕犁田地,可以预防蝗灾以外,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会想不到?>
稍微有些远见的人都知道提前预防可以减少损失。>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如此,为何古代动不动的就发大水?>
难不成都是那种百年不遇的大雨么?>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而是朝廷根本没钱去做那些防范准备。>
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还需要征兆民夫,并不是说说而已。>
如果李承乾不是太子,户部也不可能拨款给他,他根本不可能在长安附近修建水库。>
如果全国各地都这么做,需要花费的钱粮是一笔天文数字。>
大量征兆民夫,更会引起民心动荡。>
“你可知做这些需要耗费多少钱粮,征兆多少百姓么?这样做又会造成什么后果么?”长孙无忌质问道。>
林轩有些无语,做预防措施要花钱粮,难不成赈灾就不需要了?这都什么逻辑。>
“赵国公,我说的全国范围内,并不是全部地方都要这么做。经常干旱的地方多修水库,经常被淹的地方做防洪准备,因地制宜的道理赵国公不会不懂吧?之前朝廷不做是因为没钱,但是现在朝廷并不缺钱。”林轩略带嘲讽的说道。>
李世民开口说道:“即便如此,依然会谣言四起,如何应对?”>
现在朝廷有钱了,本来就会加强各地的防范措施。>
最让他担忧的,还是攻击他的谣言。>
“陛下,臣最近又写了一个故事,不知陛下愿不愿意听一下。”林轩笑道。>
李世民一愣,这个时候你还有闲心跟我讲故事?>
不过看到林轩似笑非笑的神情,李世民说道:“那朕就听听,当做消遣了。”>
“话说隋朝末年,昏君当道,战乱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太上皇秉承天命,起正义之师,平定天下,建立了大唐……”>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本来还一副散漫的表情,听到这里,神色都肃穆了起来。>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这个时候都要保持对太上皇的丰功伟绩的敬仰。>
林轩没有去看众人的表情,继续侃侃而谈。>
“贞观元年,当今陛下上应天命,下承民意,登基为帝,有盛世之景。民间有一奇人,名为袁天罡,有占卜天象之能,算了一卦,卦象显示,贞观年间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程咬金等人眼神有些古怪的看着林轩,这马屁拍的……>
李世民脸色也有些微红,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不好意思。>
“袁天罡看到卦象,心情非常好,命人备上酒水开怀畅饮了起来,没想到此举却引起了途径此处的泾河龙王的注意。”>
泾河龙王飘然落在袁天罡不远处,问道:“不知阁下为何如此高兴?”>
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要是平常袁天罡可能不会多说,但是今天他心情非常好,加上喝了不少酒,闻言脱口而出道:“陛下登基秉承天意,登基为帝,大唐接下来,必将风调雨顺,我这是为陛下和天下百姓而高兴。”>
泾河龙王正是掌管四海,专职兴云布雨,闻言非常不爽,当即和袁天罡打赌,大唐贞观年间必将灾祸连连,旱涝相继。>
袁天罡当即又占卜了一次,卦象并没有变,当即同意了打赌,两人约定输的一方将自己的人头送于对方。>
林轩此刻变成了说书人,讲的那叫一个声情并茂。>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西游记里面的一段,讲的也不是袁天罡而是袁守诚,袁守诚算卦非常准,不仅能算出什么时候下雨,就连具体的雨水量都能准确的算出。>
泾河龙王有些不信邪,和他打赌,谁知道回去后,天庭就下旨降雨,不管时间还是雨水量都和袁守诚算得一模一样,泾河龙王不想丢了面子,就私自更改了下雨时间和雨水量,触犯天条。>
虽然林轩把西游记弄出来了,但是做出了很多的修改,这一段直接被他剪掉了。>
现在他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修改。>
“呔,老夫怎么说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洪灾,原来是这个泾河龙王在作祟,陛下,臣愿找到泾河龙王,把他抽皮扒筋。”程咬金一脸愤怒的说道。>
长孙无忌等人一脸古怪的看着程咬金,这脸皮也太厚了吧?>
以他们的才智自然知道这个故事是假的,林轩说这个故事的用意,是想用这个故事来打消那些说李世民得位不正的谣言。>
所以这个故事,不管是真假,他们也要当成是真的。>
但是要他们像程咬金这么不要脸,他们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大唐能签到】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二章 魏征斩龙〗地址https://wap.xbqg99.net/482/48248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