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一、六六二(1/2)

翌日,破晓时分,天光大亮,下了一天的雨,总算是停了,但洛南城却没有雨过之后的焕然一新,反而是一片狼藉,地面破败不堪,曾经平坦的街道上,有着一个又一个的大洞,还有残留的血迹,唯有天空蔚蓝如洗。

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城中各处,还伴随着低声的哭嚎声。

昨天的动乱,也波及了许多平民。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这就是作为底层民众的悲哀,胜利者已经在享受了,他们能冀望的是,胜利者能尽快的重新建立秩序,收拢民心。

破烂的相府,庭院之中的花草树木,早已枯萎,一片褐黄。

厢房之中,贴身的衣物扔的横七竖打尽了。当然,这事也不要放弃调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末将明白。”

……

吴衍庆、南宫献、姜离、第五浮生、刘计等人,都已在朱雀大门等候多时了。

除了姜离还是一身甲胄,吴衍庆他们都换上了常服,看来对今日的早朝很是重视。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些陈墨不认识,但身穿朝服,看起来是朝中大臣的官员。

看到陈墨他们过来了,立马上前恭贺了起来:“恭喜魏王。”

语气很是谄媚。

吴衍庆走上前来,小声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些闲散官员,手上没什么权利。

所以无论是在徐国忠掌权,还是芦盛掌权时,尽管他们都倒向了徐、芦,但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处于边缘化,甚至其中有些人,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之所以出现在这,是因为“政治嗅觉”也算灵敏,想着每次大变,朝堂中的官职都会空出一批来,他们便想着上朝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捡个便宜。

至于陈墨封魏王的事,陈墨吴衍庆告诉他们的。

最后,吴衍庆把陈墨单独拉到一旁,说这些人中,有几个人还是有些能力的,可以当个言官或御史什么的。

至于剩下的人,还是让他们当闲散官员罢了。

但陈墨并不全认同,他只认同吴衍庆说的那几个用能力的人。

剩下的那些散官,还是全赶走得了。

正好四州的科举也选拔出了一些人才,陈墨不用担心没人用。

当然,陈墨没有当场跟吴衍庆讲,等之后空下来私下聊。

……

按照时间来说,早就过了早朝的时辰。

可是陈墨没到,只能就陈墨的时间来。

今天的早朝,要聊的事情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陈墨封王还有部下官位的事彻底定下来,然后昭告天下。

其次就是迁都了。

京师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洛南被噬灵阵毁成这样,肯定不适合当京师了。

最终决定再迁回天川。

吴衍庆是有提议让麟州襄阳作为京师的。

但让陈墨否了。

这还没改朝换代呢,若是迁到襄阳,让天下人怎么看。

而且既然迁都,皇宫肯定要有的,那么迁去襄阳,就得重新建一个皇宫,费时费力不说,还特别费钱。

天川有现成的,只是当时遭到了西凉军的劫掠,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也是稳定下来了,迁过去后,只要稍加修缮一番就好了。

最后,就是给洛南的百姓一个交代了。

噬灵阵把百姓的房子都给毁了,虽然这是芦盛造成的,但芦盛现在死了,他留下来的烂摊子,只能让胜利者来收拾了。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

将洛南的百姓,也给迁到天川去。

乱世,让大宋的人口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最少削减了五成。(这个不夸张哈,甚至还少说了。东汉桓帝时代,人口是五千万左右,可到了三国,仅剩七百多万。)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洛南的人口迁去天川后,会造成没房子住,没田种的问题。

而在迁都前的这段时间,百姓的生存,就由朝廷来救济了。

早朝结束后,陈墨却没有空闲下来,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处理了。

不过随着朝堂各部门的官职大致安排后,朝廷便能进行初步的运转了。

……

洛南城中,风云变幻,一队队甲士奔走在街道上,敲锣打鼓着,无数的百姓从自家破烂的窗台门风缝往外看。

“陛下有旨,逆贼原丞相芦盛、崇王楚衍、淮王楚熠……祸乱朝纲,密谋造反,幸安国公……

安国公平外敌,除诛邪有功,晋封魏王……”甲士们一个个高喊着,然后再每条街道上,都贴上了一张告示。

甲士们说的东西很多,百姓们从中得到的内容,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原丞相芦盛,和崇王、淮王、梁家、洛家勾结在一起,密谋造反,但被安国公陈墨识破,如今一并被铲除。

第二个就是陈墨驱外敌,平逆贼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最新更新章节〖六六一、六六二〗地址https://wap.xbqg99.net/494/49429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