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小旋风柴进(1/2)

正是日头高照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行毕竟是拜见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小孟尝,柴家门第又显赫非常,为了表达对主人家的敬意,即便还隔着老远一段距离,邹润却已带头下马。

也许是武松自觉气氛沉闷有些尴尬,便自告奋勇上前叫门,邹润自无不可。

大户人家规矩多,先去通传一声亦是应尽的礼数,但为了保密起见,邹润嘱咐武松先不可说出自家真实姓名,只说“山东林姓故人相荐,特来拜见柴大官人"。

武松连连点头,表示理会其中深意,随即一路小跑到桥边,朝那些纳凉的庄客施礼赔话。

柴进的庄客鱼龙混杂,其间虽有不少怀有真本事的好汉,可大多数都是名不副实的滥竽充数之辈。这些庄客惯会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突出的就是一个门缝里看人。

由于桥边有四周大柳树遮挡视线,加上邹润老早就下马等候,他们并未看见武松身后还有一行人和马。眼见武松年纪轻轻,下巴上连跟硬毛也没有,身上又是一身普通平常的衣物,浑身上下不见半点值钱物什,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顿生轻视懈怠之心。

“后生,休得高声,这可是柴大官人府邸,非是你家乡下住处,到此便要小心低语才好。”

“再者说了,柴大官人是何等样的人物,哪是你这种初涉江湖的毛头小子想见便能见的,便是想和府里的主管说话时,也要恭顺小心些,哪得这般毛毛躁躁,若真个冲撞了府中贵人端的非同小可。”

一名庄客老气横秋指头论足地说完,桥上一遭庄客都是大笑。

笑声里充满了嘲弄取笑的意味,武松到底年轻,顿时涨红了脸,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可想起自家跑路时哥哥武大郎临了嘱咐的一句来——“兄弟,你去投那柴大官人俺不说甚,可你要记得人离乡贱,只要出了门,便得见人矮三分。你又是想求人收留,既有求于人,便要收敛气性,不可妄逞脾气则个。”

哥哥武大郎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终究是起了作用,武松强压心中气愤,又赔了一遭小心,这回不仅报上自己的名字,还说后边有位官人是蒙山东林姓故人相荐,特来拜见柴大官人。

后边有位官人?还有故人相荐?

这分量可就大了,一众庄客正暗暗踌躇间,邹润一行却恰好牵马来到。

原来是邹润久等武松不至,又隐约听到前方响起一阵笑声,害怕武松初出茅庐,会因小事和别人起争执,这才连忙赶来。

见邹润一行牵着高头大马,举手投足气势逼人,这些坐在桥边的这群庄客自是不敢怠慢,纷纷上前施礼动问。

“不知哪里来的官人,来我庄上有何贵干?”

邹润微微一笑客气地回礼,朝那庄客拱手道:

“在下自山东而来,乃是一位林姓故人相荐,特来拜见柴大官人,不知大官人是否在庄上。”

邹润这么问是有原因的,他深知柴进在沧州产业众多,光类似这般的庄园就有好几处,柴进又是个喜动不喜静的性子,经常在沧州地界四处打猎玩耍,可谓是玩到哪就挑选距离近的一处庄园歇息,有时候想见到柴进,还是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

而今天邹润的运气就很好,根据庄客所言,今日柴进就在这处庄园,邹润大喜,忙请庄客代为通禀。

也许是邹润长相气质甚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虽然他遮遮掩掩说是什么林姓故人相荐,连真实名字都没如实报出来,但是那庄客还是依言进去说了,又碰巧柴进有空,那庄客便带路邹润进庄。

进庄的路上,邹润笑着询问武松。

“二郎刚刚是否受委屈了?”

武松一愣,没想到邹润如此心细,但是毕竟还是少年性子,唯恐被别人看轻,武松想也没想地回道:“自是没有,武松刚刚和几位大哥相谈甚欢。”

“那就好,那就好。”邹润看破不说破,但是想了想后,还是决定对这个未经风雨、仍是少年心性的武松嘱咐几句。

“二郎休嫌我多嘴,我等出门在外,纵使身上有再大的本事,也要礼下于人。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江湖,这天下,不是单凭自身本事就可以横行无阻的。话难听,脸难看,这才是世间常态,有时候光有本事还不行,还得有格局和气度,万不可只因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便无端动气恼怒。”

“二郎往后出门须记得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对待君子,随心所欲即可,不拘俗礼。而对待小人,就要言语放糖,嘴边抹蜜,只拣他爱听的说便是。”

这番话可谓是交浅言深,但偏偏从邹润嘴里说出来却显得那样自然,全没有一丝卖弄经验的烟火气。武松听入耳,恍惚间只感觉这言语就像清河县老家哥哥嘴里说出来的一般,毫无违和感。

离家已一月有余,直到此刻,年少的武松才莫名升起一丝思乡思亲的异样愁绪——他想哥哥了。

行了百十步步,进入庄门,转过廊道,邹润等人直接被带到了前厅,自有仆人过来客气地请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水浒:从卖私盐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四章 小旋风柴进〗地址https://wap.xbqg99.net/495/49555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