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官家口谕:定不辱使命(1/3)
第一百四十四章赵官家口谕:要不辱使命>
闻听此言的刘豫和刘麟父子,一脸黑线,却心生怨念:梁师成你还说赵官家圣德仁慈?>
让吾父子同为招安副使,一同去往甚是危险的方腊匪军大营中进行招安,这分明是想要吾父子的小命啊!>
而刘豫更是心中愤恨不平,感叹着自己的命运多舛。也开始怀疑了他早年找相士看相时,说他的命运是贵不可言。>
前半生的刘豫对自己的命格贵不可言,是深信不疑的。>
不过,如今的刘豫却知道,自己命犯官家赵佶。>
‘八年前,是官家赵佶将吾贬出京城,来到这两浙路当个小小的察访使……’>
‘如今,官家赵佶又派吾和吾唯一的儿子刘麟,共同出使那九死一生的方腊军中。这真是想让吾刘豫绝后吗?’>
刘豫心中的怨念很深,甚至,他在心中暗算盘算着,如果在出使方腊军中时,自己和儿子刘麟遇到生命危险之时,如何才能保命呢……>
此时,梁师成只对尚书左丞张邦昌,交待了几句,他对好像官小位卑的刘豫和刘麟父子,根本都没有用正眼看,便说道:“请启程吧!”>
刘豫想再磨蹭一下时间,便道:“梁大官,此时正值深夜,等天亮后,吾等再上路也不迟啊!”>
刘麟也附和道:“吾父言之有理……”>
梁师成瞪了一眼刘家父子,打断刘麟的话,不悦道:“咱家奉官家圣谕,送三位招安使者连夜启程,岂有拖延到明日之理?!>
刘家父子想抗旨不遵吗?”>
刘豫吓得连连躬身抱拳,陪礼道:“在下不敢。”>
梁师成一招手,叫来原牟驼冈牧所司使、现兼任南巡御前骑兵参将的杨志。>
杨志顶盔贯甲,从枣红战马上翻身下来,上前向大宦官梁师成深施一礼……>
梁师成简单地将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介绍给了杨志,同时也把如今受赵官家新提拔起来的武将杨志,介绍给了三位招安使者。>
梁师成道:“有杨将军保护三位,路上可万无一失,必能平安抵达方腊匪军大营,传达官家招安诏书。”>
张邦昌、刘豫、刘麟心里皆担心的是,路上能安全送到,那么入了方腊军营后中,能安全吗?>
张邦昌问道:“杨将军,也随吾等入方腊军营内吗?”>
杨志躬身抱拳,道:“回张尚书话,末将接到官家圣旨,末将不随三位大人入匪军大营。避免让匪军误以为吾是领骑兵去劫营的,免得引起刀兵相向。”>
在大宦官梁师成的再次催促之下,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哭丧着脸,骑上了杨志令手下牵来的战马……>
虽然,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人皆是文官,但是大宋的士大夫们大都喜欢打马球,也算上是一种当时的流行娱乐运动,故此,他们三人是会骑马的。>
杨志给三位招安使者,每人一根手掌长短的小木棍,说道:“此次夜行,为了隐蔽和安全,护送三位使者的骑兵将士,皆人人口衔枚、马匹摘下了脖颈下的铃铛。>
请三位大人,也口衔此枚木棍!”>
年轻气盛的刘麟,本来就此次赵官家强行让他与父亲去完成那么危险的任务,早就心生不满了,没有办法忤逆赵官家,也不敢怼前来送行的大宦官梁师成,这会儿这个大宋以前不受文人待见的武将杨志,居然如此刁难他们。>
刘麟怒道:“吾等为招安使者,自然不会在沿途乱说话的,何必如你等行武糙汉般用嘴衔着一根小木棍呢?这是在侮辱吾等文官。”>
若是放在以前,大宋的武将那是真的是没有文官有社会地位。>
可是,如今赵官家新颁布的几道诏书中,已经明显地提高了武将的地位。>
再者,杨志已领赵官家的口谕,心里有底。>
杨志斥责道:“吾领赵官家旨意,让我部护送三位使者时,包括三位使者皆口衔枚,马摘辔。刘副招安使,是想违抗圣谕吗?”>
杨边说此话时,他竖眉瞪眼,手扶腰间佩刀的刀柄。>
吓得刘麟后退了两三步。>
刘豫见状,连忙抱拳道:“犬子不懂事,还望杨将军见谅。”>
梁师成立即当起了和事佬,劝解双方。>
张邦昌、刘豫、刘麟三位招安使者无奈,只能学着杨志所部骑兵那样,将那小木棍横着叼在了嘴中。>
他们三位不解,如今还在比较安全的杭~州城内,为何赵官家要让他们口衔枚呢?>
这主要是赵官家为了他们三人在杨志所部的保护之下前行时,相互之间不能说话,不能说话就不能密谋什么,也不能蛊惑杨志所部的人心。>
杨志翻身上马,命令道:“出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官家口谕:定不辱使命〗地址https://wap.xbqg99.net/495/495790/145.html